◆核心提示
一個普普通通的
農(nóng)家女,沒受過什么高等教育,也不是身家巨萬的慈善家,僅憑著“多做好事、多做善事”的最樸素心理,帶動起一批涵蓋了公務(wù)員、教師、醫(yī)生、個體從業(yè)者、工人、學(xué)生等各個社會階層的
愛心團隊,并被評為2012年度“感動萊西”道德模范。記者走進她和她的公益團隊發(fā)現(xiàn),他們所做的事難稱“偉大”,但就是在平凡中,有一種叫做“感染”的力量振奮人心。
□ 本報記者 張忠德
本報通訊員 李煥青
“陰差陽錯”的發(fā)起人 3月7日,在萊西市蓬萊路新興商場一個僅有12平方米的門頭房內(nèi),記者見到了邴繪芝,她今年42歲,熱情大方、快人快語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今天,欒家寨小學(xué)的20多個孩子會收到了的圓夢愛心卡,我們一批會員過去幫忙去了。”
邴繪芝中專畢業(yè)后,從萊西市沽河街道嫁到了水集街道三村。1998年開始,她在新興商場經(jīng)營起一個小的燈具店,收入還算不錯。平時,只要知道村里及周邊朋友誰有個七災(zāi)八難的,她都毫不吝嗇地掏個二三百元的幫幫忙。“俺是個農(nóng)村人,不會講大道理,從小父母就教育俺姊妹幾個,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她說,“人多力量大,面對需要救助的人,大家伙兒一塊去幫助,那就好了。”
2012年春天,邴繪芝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青島“
蒲公英”愛心團隊組織環(huán)保萬人行活動,她通過QQ報了名。因為萊西只有她一人報名,考慮到路遠,又帶著孩子,群主告訴她:公益活動在萊西搞也一樣。
正是這一件事讓她知道了“蒲公英”這個愛心公益組織在萊西還沒建立,這一契機讓她一嘗夙愿——她發(fā)動了周圍五六個朋友,他們也成為萊西“蒲公英”的首批成員。
“第一次活動是去年5月28日從青島領(lǐng)了79張圓夢卡,圓夢卡上有一些貴州貧困兒童填寫的自己的心愿,我就到街頭組織發(fā)動大家出資購買禮物,來滿足孩子們的心愿。”邴繪芝說,她的團隊愛心公益之旅也自此開始。
在質(zhì)疑聲中發(fā)展壯大 然而,回首第一次圓夢活動,邴繪芝還是忍不住連說“太難了!”她們五六個人苦口婆心地在月湖廣場忙活了一整天,只發(fā)動了5個人。“很多人都露出懷疑的眼神,有的人就直接問,你們是政府的?銀行的?還是紅十字會的?有沒有證明?是不是騙人?”邴繪芝說,“我們自己花錢印的宣傳單,有的人連看都不看就扔掉了,我們就跟在屁股后邊撿,有的宣傳單上都踩上腳印了,我們還是撿回來接著用。”
看著還攥在自己手里的70多張圓夢卡,她的頭老脹得老大,為了不耽誤上繳時間,她干脆把自己的一些同學(xué)、朋友召集起來,“我從青島領(lǐng)了部分圓夢卡,咱大伙都出點力獻獻愛心,幫幫那些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吧。”她對大山里貧困孩子無私的愛讓她同學(xué)、朋友感動,70多張圓夢卡很快得以“圓夢”。
很快,持圓夢卡的人紛紛將給貧困孩子買的東西送了過來。周邊人,來買東西的人,很多也被她的愛心行動感染并加入到愛心群里……
群里的譚金廣免費送來了紙箱和打包用的膠帶,杰哥免費提供了愛心倉庫,王小霞趕過來幫忙整理打包,一個跑物流的朋友則免費將愛心物品送到青島……團隊也很快發(fā)展到80多人。
用公益感染人心 第一次大型的愛心公益活動后,邴繪芝和她的萊西“蒲公英”志愿服務(wù)團隊的愛心活動幾乎月月有:為救助萊西市患白血病的8歲女童史一諾,她們冒雨組織多次募捐,募集善款3萬多元;組織志愿者團隊深入河頭店鎮(zhèn)松旺莊村五戶貧困家庭結(jié)對子重點幫扶,贈送愛心款、衣物;開展溫暖空巢老人關(guān)懷救助活動,為11位空巢老人送去面、油等慰問品;用平安果義賣賺來的錢購買“愛心大白菜”,發(fā)放給城區(qū)孤寡老人;還開辟了1元計劃群,號召志愿者每人每天存1元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支撐如此頻繁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公益”的感召之下,不斷有“新鮮血液”的加入:今年23歲的大學(xué)生“問號”就是在邴繪芝第一次的圓夢卡活動后加入進來的,如今他也成了這支團隊的活躍分子,救助患白血病的8歲女童史一諾的募捐活動就是他一手策劃的。2012年寒假期間,他還帶隊去慰問孤寡老人,去的都是最偏遠的地方;32歲的“楓林”自己的家庭條件并不好,母親常年臥病,而父親也在去年住院,但只要團隊有活動,他肯定該出錢就出錢,該出力就出力。
涓涓細流匯成汪洋大海,如今,萊西市“蒲公英”愛心志愿服務(wù)團隊成員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288人。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