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水質,還應充分發揮臘山河等河道的強滲透功能,將地表水轉化成地下水。 本報記者 周青先 攝 見習記者 陳熹 本報記者 王光營
25日,本報報道了省城部分河道存在生活污水排放的問題。對此,濟南市市政部門表示,不少河道上游不僅
截污管網建設不足,還存在污水重復處理的問題。按照規劃,治理后的河水將通過上游滲透區變成地下水,同時利用大明湖水打造水體景觀。
上游截污管網不足 下游還得重復處理
25日,本報報道了《上游管網不完善,生活污水排進河》,反映省城部分河道上游污水排放嚴重的問題。
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姜向東告訴記者,省城部分河道上游建設了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和沿污水主干管布局的污水處理站。由于管網建設不完善,經過這些設施處理的清水還得排到河道中,又和下游污水匯合進入了污水干管,被下游的污水處理站重復處理。
“省城污水處理廠的壓力原本就很大,重復處理更增加了處理廠的負擔,污水處理成本翻倍而且效果不好。”姜向東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實施河道截污并網,將河道內的排污口截住再接入污水管線。這需要找出管線路徑,改變目前河道排污和敷設管道問題,才能避免造成上游處理好的清水和這些污水混合,其前提就是實施雨污分流工程,目前都在逐步實施。
為此,市政部門正在策劃水質凈化三廠、水質凈化四廠擴建工程,完善污水收集處理能力。
利用好多個強滲透區 將地表水變成地下水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工作人員介紹,在治理好
上游河道的前提下,省城將利用多個強滲透區,變地表水為地下水。
據了解,省城南部東部約有20多個強滲漏區,其中玉符河、臘山河、興濟河、大辛河、韓倉河、劉公河等上游河道具有強滲漏功能,是地表水轉換地下水的有效區域。
“目前,我們正通過系列河道治理工程,提升上游河道水質,保證居民用地下水的安全。”據悉,省城今年將實施玉符河地質公園一期工程、玉符河上游催馬莊一期工程及興濟河、廣場東溝工程等地下水采水試驗工程。同時,完成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應急備用供水設施,實現地下水與地表水兩套制水系統并存的格局。
大明湖水進廣場東西溝 城區河擬建7處生態景觀
據市政部門介紹,生態河道應達到魚類生長條件。按照
生態河道建設標準,將在上游河道建設塘壩,攔蓄雨洪水,調用大明湖棄水和錦繡川水庫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在中下游河道部分河段建設攔水壩(閘)蓄水,營造城市景觀,提升水生態環境。
為此,初步計劃在城區興濟河、廣場東溝、廣場西溝、萬盛大溝等河道建設7處生態景觀河道段。大明湖棄水加壓后將沿西圩子壕、廣場西溝新建輸水管道引入廣場東、西溝上游,并利用上游河段強滲漏帶,在廣場東溝興建攔水壩等設施,攔蓄水源轉換地下水。同時將多余的水為廣場東、西溝補源造景,以及大明湖小清河通航工程用水。
據了解,河道整治時有條件的河段將保持其自然景觀,通過增加綠色植物數量,提高河道自然凈化能力。河道兩側在保持環境衛生的同時,還將打造成休閑娛樂場所,供市民駐足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