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了五六十年的筒子樓,好不容易盼來改造工程,不僅家里煥然一新,還安上了暖氣片。可守著暖氣片,卻供不上暖,1000多戶居民只能挨凍。為啥呢?原來都是換熱站選址給鬧的。11月1日,記者從采訪了解到,興華路街道與社區(qū)多次協(xié)調(diào),終于解決了換熱站的選址問題。雖然換熱站擋了門,但為了讓大伙過暖冬,一樓一戶居民做出讓步。
守著暖氣片過了三年寒冬 “我們的房子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筒子樓,房子老,一直都沒有供暖。”永平路社區(qū)居委會書記徐玉美跟記者介紹說,最開始因為房子比較破舊,居民也沒想著能供暖。但是2009年,李滄區(qū)政府實施了筒子樓改造工程,搬回來以后居民欣喜地發(fā)現(xiàn),房子不僅煥然一新,廁所等公共設(shè)施也改善了,而且家里還都裝上了暖氣片。
筒子樓也能供暖,不用再挨凍了。就在居民滿懷期盼的時候,一盆冷水卻潑了過來。“供熱公司說了,直供的話,壓力不夠,供暖的效果達不到。但是因為換熱站選址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居民只能守著暖氣片挨凍。”徐書記說,在這三年期間,居民也多次跟社區(qū)、街道反映,希望能盡早供暖,而問題就卡在供熱站的選址上,解決不了。
隨后,記者詢問了永平路65號的多戶居民,居民對于守著暖氣片卻只能過寒冬的日子頗有抱怨。“筒子樓本身保溫就差,我們這多是老人,都盼著能早日供暖。”居民林女士說。徐書記也說,社區(qū)60歲以上的老人能占到居民總數(shù)的一半。
為了大伙的利益建俺這吧 供熱站選址到底遭遇了什么難題?興華路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叢女士跟記者介紹說,由于建一個換熱站至少需要80平方米的地方,筒子樓前后的空地很少。原先的選址擋住了轄區(qū)內(nèi)市場的南門。為保證換熱站順利完工,經(jīng)相關(guān)部門多次實地考察論證,李滄區(qū)建管局、后海熱電公司、興華路街道辦事處、板橋企業(yè)市場等多方參與,召開了協(xié)調(diào)會,協(xié)商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市場南門需東移兩米,二是該空地西側(cè)的一戶居民要將自家一處家門堵死,讓換熱站西移兩米。“考慮到市場南門東移將會給周圍大量居民賣菜帶來不便,我們就做居民的工作,最后這戶居民同意換熱站建在自己門口。”叢女士說。
11月1日,記者來到這戶居民家中,家中住著老兩口,今年60多歲的江志堂跟記者說,供熱站建在自己門口不僅造成出行不便,還可能會有噪音影響。“為了大伙的利益,這事拖了這么長時間,大家都盼著供暖。只要影響不大就行啦。”江大爺說。
建好后可覆蓋整個社區(qū)的居民 居民做出了讓步,也讓換熱站的建設(shè)最終得以開工。地點最終確定在永平路65號附近的空地、興國路市場南門西側(cè)建設(shè)換熱站。今年8月份供熱站建成完工。
在永平路社區(qū),記者還看見供熱公司的一些工作人員正在趕工給居民安裝暖氣片。社區(qū)居委會的徐書記告訴記者,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600多戶居民安裝完了暖氣片。
“供熱站建好以后,可以覆蓋到我們整個社區(qū)的居民,除了筒子樓改造時已經(jīng)安裝上的暖氣片,其他居民樓座如果愿意安裝的話,現(xiàn)在也可以。”徐書記說,等安裝完成以后,11月10日之前可以完成試壓。除了不愿意安裝暖氣片的,1000多戶居民今冬都可以實現(xiàn)供暖。
文/圖 記者 尚青龍 實習生 徐潔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相關(guān)專題:
關(guān)注2012青島冬季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