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10位青島知青下鄉昌邑 據了解,集體到農村生產隊插隊是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主要形式,占全市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80%以上。插隊知識青年每15人左右編為一組,插入生產隊。青島市知識青年主要到煙臺、昌濰、臨沂地區安置。其中,安排到煙臺、昌濰兩地區的有7萬人,臨沂地區3萬人。至1975年,插隊知識青年分布在煙臺、昌濰、臨沂三個地區的25個縣、284個人民公社、1825個生產大隊,主要安排在生產、收入較穩定的社隊。在“知青點”實行集中食宿、集中學習、分散到生產隊勞動的辦法。1977年后,青島不再跨地區安置,由動員單位在市郊各區縣安置。1975年,在集體插隊的“知青點”,規定按知識青年2%~5%的比例選派干部插隊,插隊干部原則上一年輪換一次,在當地黨政機關統一領導下做下鄉知識青年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青島市派出插隊干部2657人,其中女干部577人,黨員干部1843人。
但就濰坊昌邑來說,12萬青島知青中,約有3910人來到昌邑各城鎮鄉村安置落戶,其中1968年一年,來到昌邑的青島知青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知青約有3961名,“我記得很清楚,是1968年的11月16日來到昌邑的,具體的地點是在昌邑夏店公社西高戈莊村。”今年已經63歲高齡的趙慧貞介紹說。
雖然是去昌邑,但是汽車到達的地點卻是在夏店公社,“當時的路很難走,汽車開到夏店公社,根本沒能繼續往村里開了,人也太多了沒辦法送。”趙慧貞介紹說,“夏店距離我們分配的村莊還有8公里,我們走了一路問了一路,走到村里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第2站山東濰坊昌邑市 據統計,青島下鄉到昌邑的知青約有3910人,由于交通閉塞,剛初中畢業滿16周歲的趙慧貞經過近 200公里的車程再加上 8公里的步行,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來到將要扎根在這里的農村昌邑西高戈莊村,成為村里留守到最后的青島知青,在此之前,跟趙慧貞一起來的知青通過考試、返城、參軍 ,去東營 、濱州、昌邑工作的方式紛紛離開農村,記者10月22日重走“知青路”的第二站,就找到了這個留守農村到最后的青島姑娘。
走 考學、返城、參軍成主要去向 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趙慧貞依然是感慨萬千。“從 1972年開始,很多人就開始安排工作了。”趙慧貞介紹說,“當時一個個地離開村里,但是我始終沒能走成,只能說是認命了。”
據了解,下鄉的青島知青通過考試 、返城、參軍,去東營、濱州、昌邑工作的方式紛紛離開農村,前往不同的目的地。據統計,1973年以前,青島市上山下鄉的2萬多名知識青年中,考入大、中專院校的428人,參軍的459人,招工就業的15428人,提為教師和干部的341人,4300余人在農村結婚安家。1974年后,國家每年下達招工指標,在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中招工。1978年年底,青島市在農村的知識青年為21056人。其中,回鄉的2595人,在國營農林牧漁場的995人。1980年9月,中共青島市委和市政府決定不再動員中學畢業生上山下鄉,在招工中優先安排農村插隊、回鄉知識青年就業,確實安排不了的收回青島待業。一少部分1972年前下鄉 ,已婚和超過招工年齡的,就近安排有固定工資收入的工作。
從 1968年開始,到1979年,趙慧貞在西高戈莊村當了11年的農民,成為最后一個離開農村的青島知青。“我們在西高戈莊村的青島知青有十個 ,其中六個女的,四個男的,除了我以外,其他人要么回到青島,要么分到了東營、濱州、濰坊一些地方就業,要么就是考學。”趙慧貞介紹說。
“我這個人啊,腦子里面沒東西,一點立場都沒有,別人說什么,我就聽什么,本來堅持的事情,最后都變了味兒。”趙慧貞笑著評價自己,“知青在上次聚會的時候來了很多人,大家都老了,畢竟一晃過去了四十多年,一輩子,也就這樣過來了。”
留 她第一個帶頭結了婚 說起當年留在農村的經歷,趙慧貞呵呵地笑了起來,搖著頭介紹說:“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畢竟是個小姑娘,想法單純,什么都不懂,覺得別人怎么說自己就怎么做。”讓趙慧貞生了一輩子氣、上了一輩子火的就是跟她一起到西高戈村的知青高曉蘭(化名)。
“當時都怪她,是她勸我留在村里的,也是她給我找的對象。”趙慧貞半開玩笑地介紹說,“當時大隊的書記、周圍的人都在撮合我跟我現在的老伴,我就是不答應,人長得又不帥,為什么要跟他啊”。當時趙慧貞發出狠話,在村里嫁給誰都行,就是不嫁給小眼的人。
“誰知道人家不聽,繼續過來找我,送給我小竹簍、小竹筐,編得很漂亮,當時就這樣過了小半年的時間,最后就心動了,覺得湊合著也行,畢竟有一門手藝,好歹是個木工。”趙慧貞越說越笑得厲害,“也跟家里說了,家里的意思還是看我的意見,尊重我的想法。”
跟現在的老伴認識半年之后,趙慧貞在周圍人的撮合下登記結了婚。“當時我梳著一個大辮子,沒有剪去,一直留到腰的位置,當時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看我,說是來了個大辮子,長得真好看。”趙慧貞介紹說。
“在跟老伴結婚之前,當時我也聽說要安排工作的事情了,很多知青也都談了對象,如果要安排工作,就不能在當地結婚,我當時反而第一個帶頭結了婚,現在來看,倒是有點后悔了。”趙慧貞笑著說,“不過再回想一下,其實老伴還是比較實在的,如果我回到青島找一個,說不定性格脾氣還合不來呢,從一開始的湊合,到現在湊合到最后了。”
憶 常回青島看看,知青聚會越聚越少 現在已經將一兒一女撫養成人的趙慧貞,已經開始享受天倫之樂,“兩個孩子的生活還比較順利,都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現在平時沒事唱唱歌跳跳舞,鍛煉一下身體,幫孩子照顧一下孫子,也挺好的。”趙慧貞告訴記者。
1979年,趙慧貞夫婦被安排在當地的地毯廠工作,這樣一工作就是22年,當了十多年的農民,二十多年的工人,2001年退休后,一直到現在經常參加老年活動,“今天上午我還去參加了歌唱比賽,明天要去跳舞,扭秧歌,給人家的喜事添加喜慶。”
“不過,我還是覺得青島好,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回青島定居。”趙慧貞笑著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我家就在湛山附近,走著就可以到海邊去,在海邊撿小蟹子、撿波螺(海螺)、洗海澡,童年很有意思。”趙慧貞介紹說,青島知青回家的欲望在剛到農村的時候,表現得就非常明顯。“當時我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探親的機會,從昌邑汽車站往青島走的時候,車上一共是32個人,其中31個是青島知青。”
“最近我也經常回家看看,家里還有一個84歲的老父親,還有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正好下個月中旬趕上昌邑知青下鄉周年紀念,忙碌一生的趙慧貞將再次踏上回家探親的路,“提前幾天回去,一個是看看老父親,一個就是為了知青的聚會,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如果現在再不聚會,以后可能真是越聚越少了。”趙慧貞感慨地說。
回 再次回昌邑農村辦學校 跟趙慧貞不同的是,昌邑飲馬公社西北大隊的戴靜嫻,她的人生格言是:一個人的生活道路一旦選定,就應該勇敢地、堅定地走到底。
戴靜嫻,女,1952年6月出生,畢業于青島市第十五中學,1968年11月下鄉到昌邑縣飲馬公社西北大隊,退休前在昌邑市飲馬鎮教育管理中心工作。“我現在在青島,因為家里出了變故,所以就趕回來了,請您諒解。”10月23日,記者聯系上正在青島的戴靜嫻,滄桑的嗓音訴說著幾天來的憔悴。
“我印象中的戴靜嫻是一個小學老師,當時我是在下鄉三年后分到了東營,從事文化部門的工作,工作了七八年之后就調回青島來了。”在青島從事新聞媒體工作退休的何其銳介紹說,“戴靜嫻就跟趙慧貞一樣,算是留守到農村最后的,當時很多人都留在了昌邑,一部分人能回青島,大部分人就回不來了,不過戴靜嫻退休之后,曾經回到過青島,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農村。”
“農村里面缺少幼兒園,戴靜嫻就在退休之后辦起了幼兒園,當時初中都很少有一臺鋼琴,戴靜嫻就在幼兒園里面弄了一臺鋼琴,教育孩子,很不容易。”何其銳告訴記者。文/圖 記者 郭振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