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路上即將拆除的一棟老樓里,住著從曹縣來青的一家人,趙永新夫婦帶著兩個小孫子擠在不足十平米的房間里,靠每個月1500元的工資養活四口人?!胺孔?50元,大孫子去幼兒園350元,小孫子看病吃藥也得二三百?!敝茺溁ò庵种赣嬎阒粋€月的花銷。一年前,兒子因醫療事故去世后,照顧孫子的重擔就落到了老兩口的肩上。
兒子走的時候才26歲 “兒子走的時候才26歲,說沒就沒了。”時過一年,周麥花還清晰記得,2011年6月23日早上6點多,自己還接到了兒子打來的最后一個電話 ,問她是否平安到達青島。“那天早上我從老家過來 ,接電話的時候我剛下車,等我到了家,做好飯,還沒來得及吃 ,閨女就打來電話 ,說人沒了?!敝茺溁ǖ膬鹤铀烙谒幬镞^敏,在老家曹縣給莊稼打藥時出了點事,結果吊瓶掛上不到10分鐘,人就沒氣了,在曹縣去世。周麥花平靜地講述著,就像那個人不曾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兒子的過世對這個家庭而言只是厄運的開始,老家的人去討說法,跟醫院的人起了爭執打傷了人,趙家為此拿出了一萬多元的賠償;兒子沒了,兒媳婦沒多久也扔下兩個兒子走了;老家的大女兒因為弟弟的事受了刺激,病倒了,至今臥床不起;因為托不到人,也沒錢打官司,到現在趙家也沒有拿到一分錢補償款?!爱敃r忍一忍就好了,是我們打了人,現在不占理了……”這個只會寫自己名字的女人,現在似乎已經認命了,這一年發生這么多事情以后,她已經不奢望從那家私營醫院拿到多少賠款,而是更關心怎么能多撿幾個塑料瓶好讓小孫子們吃得好一些,想著大孫子趙振陽明年上學的事兒。
中秋節煮了一鍋玉米粥 這個被稱作家的地方,兩張床就占去了大半,因為沒有柜子,一家人全部的衣物和生活用品白天就都堆放在床上。沒有窗簾,就用麻袋布擋住窗戶,幾個破舊的小板凳是這個家里僅有的家具。灶臺上的米和花生都是老人在掃街時撿回來的,鍋里的饅頭和地瓜也是撿回來的,除了老人的止疼藥和小孫子趙振宇的止咳藥,這個屋子里幾乎沒什么是花錢買回來的。記者看到床板底下還放著一個大塑料袋,里面有四五雙舊童鞋,周麥花說這些是女孩的鞋子,孫子們穿不了,等老鄉回老家的時候,就帶回去給家里的外甥女們穿。
八年前,趙永新夫婦來到青島,當上了環衛工人,六年前兒子也來了青島打工,最好的時候幫電話公司接電線一個月能掙兩千,那時候一家人每年過年都要回家團圓,可自從兒子走了,似乎也再也沒有什么回去的意義了。“三個閨女早就嫁出去了,兒子走了,兒媳婦跑了,孫子接過來了,家里已經沒人了,房子都快塌了,我們現在不回去了。”雖然正值雙節假期,但這個家里也沒有一絲節日的氣氛,當記者問起一家人中秋節是怎么過的?周麥花笑笑說:“就是煮了一鍋玉米粥,他爺爺那發了些月餅,我們舍不得,都給孩子吃了,再沒啥別的了?!?
58歲的趙永新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蒼老許多,他每天早上3點就要出門清掃街道,中午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回家吃飯,到下午5點才能下班。每天起早貪黑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卻很知足?!霸谶@干比種地強,我們那是個小莊,種地賺不到錢,家家都窮,吃的穿的誰家都缺,在這好歹還能撿到,碰上好心人,家里用不上的,還給我們送,在這日子比家里好過!”
希望把兩個孫子撫養成人 對于未來,趙永新沒有什么具體的打算,他最大的指望就是把兩個孫子撫養成人。他驕傲地指著大孫子對記者說:“這小子聰明,在學校里(幼兒園)成績很好的,經常受老師表揚!”他說不管多難都要供兩個孩子在城里讀書,只有學問多了,將來才會有出息。
對于6歲的趙振陽和2歲的趙振宇而言,他們的愿望則簡單很多,振陽希望每天都能吃到一根冰棍,還不太會說話的振宇則希望多到外面玩玩,只是這些看似容易的愿望對兄弟倆而言卻都難以實現。沒有穿過新衣服,也沒吃過零食,爺爺從垃圾堆里撿回來的兩部塑料照相機是小哥倆唯一的玩具。如果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或是特別聽話,他們得到最好的獎勵就是一包方便面,那是爺爺奶奶從來都舍不得吃的東西。雖然只有6歲,但振陽已經可以熟練地“駕駛”爺爺那輛運垃圾的三輪車 ,天氣好的時候,他可以在爺爺的監督下拉著弟弟在附近的小區里“兜風”,偶爾也會自告奮勇地去接爺爺下班,幫他騎車。父親去世的時候,振宇還不到1歲,振陽已經4歲多,連爺爺奶奶也不清楚“爸爸”和“媽媽”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到底是什么,只是當記者一提到這兩個詞時,小振陽卻默默地轉身走開了。
文/記者 黃默 圖/記者 李雋輝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