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節女孩要聚在一起唱歌謠、比針線活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對于這個有著美好傳說的節日,島城市民是怎么樣過的,在青島傳統的七夕節是怎么過的,記者采訪了中國海洋大學文化產業系的曲教授以及青島大學師范學院民俗學博士馬光亭副教授,對傳統的七夕節做了介紹。
8月22日在七夕節的前夕,記者走訪了島城一些大型的購物廣場以及一些相關的花店,對七夕前夕的市場與受眾做了采訪。記者發現,各商家紛紛打出促銷戰,力圖在七夕來臨前的最后一天火拼一把。記者在麥凱樂一處巧克力銷售點看到,前來選購巧克力禮品的都是年紀20歲左右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柜臺人員告訴記者,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年人也增加了不少,去年還基本是學生模樣的人,現在常遇到一些三四十歲已經結婚的中年人來買禮物。中年人也加入了七夕節隊伍。
記者在香港中路的一家花店了解到,最近有很多已經結婚的人前來預訂鮮花,送給自己的妻子,店員說:“今年買花的已婚人士比去年多了很多,去年有一大部分是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現在還經常有中年人過來訂鮮花。”
七夕節玫瑰花瓣兒飛,巧克力玲瑯滿目,那么中國傳統的七夕是怎么過的呢?
記者采訪青島大學師范學院民俗學馬光亭副教授,她說:“在萊西,七夕節這一天姑娘要穿新衣,看誰的針線穿得最快,誰的最快誰就乞巧了,意味著有好姻緣,七夕節晚上葡萄架子下邊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還要做巧果。”
馬老師介紹說:“七夕乞巧是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少女們用面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或稱巧果。”
做好巧果以后,要用線穿起來,掛在墻上或者帶在小孩脖子上,七夕晚上通常會掛牛郎織女圖,當地人叫做仙女圖,桌子上擺上巧果、花紅、西瓜、桃子、海棠果,擺在院子里,祈求好的姻緣,還要拿著高粱桿 、麥稈到河邊戲水歌唱,“我請姐姐吃棗,姐姐教我做襖,我請姐姐吃栗子,姐姐教我納箅子。”
馬老師介紹說,“做棉襖、納箅子是象征著姑娘家手巧,通常乞得好姻緣,一方面來說,手巧就意味著會有好的姻緣,所以有乞巧節的稱呼。”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化產業系的曲教授,對七夕節叫做七夕情人節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個人是不同意將七夕節看做情人節的,情人節是來自西方的一個概念,七夕節與情人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把七夕節叫做情人節,難免會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掩蓋。”曲教授強調,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記者 魏相相 圖由馬老師提供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