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幼兒園孩子(穿紅衣者)在體驗一年級課程。
半島都市報5月9日訊(記者 單俊楠 ) 8日,記者在大名路小學舉行的活動上發現,多數幼兒園孩子掌握的知識點絲毫不輸一年級小學生。9日,上海路小學對全校一年級學生調查發現,86位孩子中56人在幼兒園時寫過家庭作業,52人參加過課外輔導。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幼兒園“小學化”風氣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5月8日,大名路小學第一次邀請幼兒進入小學一年級課堂,初衷是想讓孩子體驗真實的小學課堂。記者隨著4名6歲幼兒聽了一堂小學語文課,4名孩子剛開始顯得有些拘謹,但在老師積極引導下,漸漸敢于舉手回答問題。
到了朗讀課文環節,一名叫靜靜的幼兒主動舉手,用標準普通話流利地讀了下來?!拔艺媸菦]想到,這位小女孩能把一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讀得這么流利,我們班上一些孩子都不如她。”老師陳海燕說,她發現幾名幼兒識字量都非常大,還有幼兒連百以內的數學都會,英語口語也不錯,這些知識量不輸一年級學生。
靜靜母親丁女士,對于女兒在小學課堂上的迅速適應卻相當矛盾。她說,幼兒園老師鼓勵孩子從小背《三字經》,還要多看課外讀物,自己也買了不少輔導書,因此女兒讀一年級課文沒什么問題。雖然覺得女兒過得太累,可也沒有好辦法解決。還有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兒子正在上幼兒園,但現在讀小學一、二年級語文課文絲毫沒有壓力,“我在想,能不能讓兒子跳級讀書?”
5月9日,上海路小學對全校一年級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86位一年級孩子中有56人在幼兒園時寫過家庭作業,52人參加過課外輔導。
上海路小學大隊輔導員顧雪巖說,幼兒園孩子越到快上小學的時候,作業量就越多,課外輔導有寫字、英語、唱歌、跳舞等,其實如果孩子真喜歡,家長可以嘗試報報,但過多就有些拔苗助長了。他說,這些學生參加課外輔導基本上都是家長決定的,家長出發點多是出于競爭目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市北區第五教工幼兒園園長孔慶紅表示。每個學齡段學生都有不同的培養目標,幼兒園重點應該是培養孩子興趣和良好習慣,而不是灌輸小學知識點 。超前教育是弊大于利,孩子可能會一時領先,但重復學習、壓力過重可能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那就得不償失了。
“幼兒園教小學的知識其實也有苦衷,現在幼兒園之間競爭非常激烈,課程開得越多就越能吸引家長,要是天天都是帶著孩子做游戲,那家長會覺得花錢不值。”青島一民辦幼兒園園長訴苦說,與公辦幼兒園相比,私立幼兒園首先要考慮如何生存下去,因此迎合家長需求 ,多設置小學化的課程成為了一條出路。
“反面”典型 教授母親替女兒擋作業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教授段詠欣2009年從德國帶女兒回國,當時女兒已經在國外上了一年幼兒園。“在德國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是天天帶著孩子玩,經常去戶外做游戲,寓教于樂,不會專門教什么,孩子過得特別開心?!倍卧佇勒f,回到青島以后,找了幾家公立幼兒園都說沒有名額,只能把女兒送進一家私立幼兒園。
“女兒一上幼兒園,就要學閱讀、數學、英語、繪畫等,周一到周五排得滿滿的。我看著這些知識其實很多就是小學一年級內容,根本沒必要這么提前學,可是不學感覺會落后于其他孩子,只能逼著孩子學?!倍卧佇栏嬖V記者,由于作業量大而且難度不小,女兒幾乎每天都要做一個小時。
今年女兒即將上小學,老師開始布置更多更難的作業,名義是“為了幼小銜接。”段詠欣對此明確反對,“女兒上小學以后會很辛苦,為什么不能再趁著最后幼兒園時光好好玩玩?所以我出面找老師說,女兒不會再做作業,還教給女兒說‘假如老師讓你交作業,就說媽媽不讓做’,算是我對女兒的一點兒彌補?!?br>
功利化教育剝奪孩子童真“現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表現就是過度認字、大量背誦、雙語教學,幼兒園小學化將帶來連鎖反應,即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鼻鄭u育賢中學副校長宋杰認為 ,幼兒園小學化本質就是應試教育前移到幼兒教育,過于功利化的教育會剝奪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
幼兒園如何去“小學化”,是青島乃至全國教育界的一個難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認為 ,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義務教育嚴重不均衡,存在擇校的巨大壓力,“從幼兒園開始準備高考”,不得不說是中國教育的一個悲哀。
據悉,此前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和小學違規舉行入學考試現象進行督察和整改。山東省教育廳此前也出臺規定,要求幼兒園要遵循教育規律,教育內容、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不得搬用小學教材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要堅決糾正學前兒童拿筆寫字過早、握筆姿勢不準確、不注意用眼衛生等錯誤現象。但礙于種種現實困難,這個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 記者 單俊楠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