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帥 激光視力矯正手術(LASIK 手術)已使世界各地很多近視患者重獲清晰明亮的視力。不過,圍繞LASIK手術安全性和副作用等問題一直爭議不斷。最近,在臺灣最早引進這項手術的臺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突然宣布,今后不再動這種手術。他表示,經長期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后視力明顯下降,分析可能和當年動刀后角膜瓣發炎有關。
一位臺灣醫生宣布停做激光近視手術,引發人們的瘋狂轉載與討論。不少醫療專家得出一個共同的觀點:激光視力矯正手術是成熟的常規手術,但遠期有潛在的風險。但是,對于這種潛在的風險已經造成哪些后果,現在還缺少一份扎實而有說服力的調研報告。
突然拋出震撼彈,蔡瑞芳教授深知此舉可能會擋人財路,甚至引來反彈及攻訐,但他堅持了身為醫者應有的責任,既然當年手術患者如今陸續出現未曾料到的并發癥,難保未來不會再出現其他并發癥。而按照很多醫生的慣性思維,做了如此多例數的病人,只有如此之少的病人出現并發癥,不是正好說明了手術本身的成熟與成功嗎?這種思維盡管看起來理性十足,卻完全漠視了數字背后潛藏的傷害。要知道,即使哪怕只有一例不成功,對一個活生生的人而言,帶來的可能就是噩夢般的傷害。“不再動這種手術”不是全盤否定這種技術,而是對病人更謹慎更負責的做法。這種對醫療安全的“潔癖”,應該使那些盲目崇拜醫療技術的從醫者感到慚愧。
面對難以預測的醫療風險,消費者應該怎么抉擇?做激光近視手術后,有多少人已經出現了并發癥?給他們帶來了哪些麻煩?對于這些問題,即使是出現這樣的轟動事件后,我們恐怕也難以得到完整的真相與重要的數據作為參考。換句話說,在醫療風險方面,如果公眾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就可以更客觀地認識醫療技術,選擇更好的醫院及醫生,而不至于在信息沖擊面前驚慌失措。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