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外工作一會兒,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頭發(fā) 、眉毛上全是霜雪
1月30日,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多地出現(xiàn)極寒及冰霧天氣,有的地方最低氣溫降至零下45℃。素來以寒冷著稱的東北此時究竟有多冷?東北人是怎樣過冬的?近日,信報記者來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感受“千里冰封”的嚴寒景象。在東北的幾天中,記者發(fā)現(xiàn)當?shù)厥覂?nèi)外溫差很大,從外面一進室內(nèi),眼鏡會結(jié)一層很厚的霜。
一進屋眼鏡結(jié)層霜在外站久了成雪人 火車過了山海關(guān),車窗邊慢慢開始結(jié)冰,等進入黑龍江省內(nèi)時,車窗下邊已經(jīng)結(jié)上了厚厚的一層冰碴。2012年1月19日,記者坐上了一輛開往黑龍江方向的火車。
終點站是黑龍江省訥河市,屬于齊齊哈爾市管轄,在地圖上位于黑龍江西北部,靠近內(nèi)蒙古。走出車廂時已是晚上7時左右,記者呼吸第一口空氣就充分感受到了外面有多寒冷。對冷空氣最為敏感的是鼻子,吸了幾次冷空氣后鼻子像被堵住了一樣,冷得有些嗆人。還沒走出站,鼻子里已經(jīng)結(jié)了一些很小的冰粒。“今天真冷啊!”站在出站口接站的人幾乎都是“全副武裝”,帽子手套一樣不落,但還是不住地踱來踱去。
據(jù)了解,東北氣溫的顯著特點是晝夜溫差大,白天的氣溫保持在零下20℃左右,而到了夜晚,溫度一般會降到零下30℃以下。所以晚上街道上的行人會比白天少很多。大部分的路面上都有一層被軋得堅硬無比的冰面。車輛在行駛時得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會側(cè)滑、追尾。
冬天里,這里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室內(nèi)往往會做一個動作,就是摘下眼鏡擦拭或不停地用手甩。這是由于室內(nèi)外溫差大,一進屋眼鏡就會結(jié)上一層厚厚的霜。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小謝告訴記者,“我眼睛近視的度數(shù)比較高,出門必須戴眼鏡,一到冬天我就得帶上塊眼鏡布,進屋立刻擦眼鏡上的霜。”
實際上,不光眼鏡會上霜,在溫度極低的室外待著,時間稍長眉毛、頭發(fā)甚至睫毛就會結(jié)滿霜雪,活像一個“雪人”。這種現(xiàn)象多出現(xiàn)在婦女、老人、小孩身上。因為他們外出時往往把自己包裹得非常嚴實,領(lǐng)子很高或戴著口罩,嘴中呼出的熱氣飄到眉毛、頭發(fā)、睫毛上,遇冷會很快凝結(jié)成霜。
“回到家中,我孫子說我像圣誕老人。”街道清潔工張大媽對記者說,“外面太冷了,我長時間在戶外干活,露在外面的毛發(fā)很快就成白色的了。”
“平常在外面打籃球,帽子、毛衣上都會冒熱氣。”上高中的小郭說,“雖然現(xiàn)在冬天外面很冷,但我們還是會偶爾約同學在室外籃球場活動一下。”小郭告訴記者,打了一會兒籃球后,毛衣上就會結(jié)一層白霜,把帽子摘下來之后,腦袋上會一直冒氣,“就像武俠電影里面的大俠正在發(fā)功一樣,特別有趣。”
室內(nèi)外差50℃,一冬天能燒3噸煤 東北有一句俗話:“三九四九,棒打不走。”由于今年過年較早,恰逢四九,所以龍年正月這幾天正是整個冬天中溫度最低的幾天。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雖然過年幾天天氣一直比較晴朗,但大年初一到初七仍然比往年溫度下降了4~9℃。白天維持在零下23℃左右,而晚上經(jīng)常會達到零下35℃以下。傳聞中,東北人過冬人人都穿棉衣棉褲,穿得非常臃腫。可經(jīng)過記者的調(diào)查了解,即使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中,當?shù)厝艘膊粫裨蹅兿胂蟮哪菢哟┮隆R晃灰m行老板對記者說,“現(xiàn)在年輕人穿這種保暖褲就可以了,沒必要穿那種棉褲。”
“我小時候穿的都是棉花做的大厚棉褲。那時候我們的棉褲特別厚,可以直接立在地上不倒。”已經(jīng)60多歲的王大爺對記者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只穿一條毛褲就過冬了。”據(jù)了解,雖然東北的室外溫度很低,但室內(nèi)往往非常暖和,很多當?shù)啬贻p人和咱青島人過冬的穿著差不多,一件羽絨服就足夠了。
“現(xiàn)在一個冬天最少得燒3噸多煤,屋子里一點也不冷。”住在平房中靠燒煤取暖的老張告訴記者。而住在樓中的居民室內(nèi)溫度常常可以達到25℃左右,室內(nèi)外溫差能達到50℃。很多市民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件一件將上衣 、褲子脫掉,只穿薄薄的一件,仿佛進入了夏天。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臉特別紅,他不是高原上的就是東北的。”這句話很好地形容了冬天里東北人的形象,因為他們的臉常被凍得通紅。“刮鼻子刮臉的,”東北人經(jīng)常這么形容外面的寒冷。事實上,記者在外面走了一會兒也確實感覺到了這種刺骨的寒冷。打了很短時間的電話,就感覺手像針扎一樣疼,所以手套幾乎是當?shù)厥忻癯鲩T必備的。
再冷也不怕,當?shù)睾芏嗳藧蹜敉忮憻? “如果我生活在東北,冬天肯定待在家里哪兒也不去,因為外面太冷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想法。而實際上,雖然天氣非常寒冷,但當?shù)夭⒉幌窈芏嗳讼胂蟮哪菢哟蠼稚先硕∠∩伲喾矗蠖炖铮數(shù)睾芏嗳擞绕涫抢夏耆藭x擇到室外活動。
劉大媽就是其中一位。“冬天我也閑不住,喜歡約上幾個老伙計出來玩。”劉大媽所參加的夕陽紅秧歌隊在訥河市已經(jīng)有很長的歷史了,每逢過年,大家會和別的幾個街道社區(qū)的秧歌隊一起,來到中心街扭秧歌。秧歌隊中有扮唐三藏、孫猴子的,還有劃旱船的、抽煙袋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雖然大爺大媽們的圍巾口罩上掛滿了白霜,甚至結(jié)了冰碴,但口罩后面的表情卻快樂無比。
在公園里,每天都能看到打門球的老年人,他們少則七八個,多則十幾個。東北的冬天,在外面一說話就會有很重的白氣,但這對于他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年輕的時候,冬天經(jīng)常是零下40℃,雪下得都推不開門,現(xiàn)在這點冷算個啥?”一位打門球的老大爺對記者說。
在公園已經(jīng)凍得堅硬的湖面上,每年冬天都會有人掃出一塊滑冰場地。1月23日,也就是大年初一,記者來到這里時,依然看到有人在滑冰 。一位滑累了坐在旁邊雪地里休息的滑冰愛好者對記者說,“這幾天過年,來滑冰的人少了,平常下午的時候有20多人呢。”
當?shù)厝吮僦{ 冰棍擺地上賣,真的撒尿能結(jié)成冰,假的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賊冷”的東北的任何一個城市,你幾乎都能在大街上看到吆喝著“粘牙不要錢”的冰糖葫蘆攤攤主,以及直接擺放在地上賣的雪糕冰棍攤。在外面待的時間稍長些,就感覺面部肌肉被凍住了,說話都變得不利索,真可謂冷得“抓心撓肝”。
記者觀察到,人們出行時往往會將自己包裹得比較嚴實,而需要長時間在外面工作的人群,他們的御寒措施則更到位。記者在當?shù)匾粋€市場上看到,許多在外面賣元宵、凍貨或其他小百貨的攤販身上穿著軍大衣,胳膊上則戴著兩只手可以抄在一起的棉套袖,下身穿著厚得有些夸張的棉褲,一條腿幾乎就有成年人腰那么粗,腳下則穿著當?shù)厝私凶觥皻指泶瘛钡姆浅:駥嵉男!半m然穿得很厚,但還是要不斷地跺腳,要不然也撐不住啊!”一位攤主說。
雖然如此,但記者詢問當?shù)厝说弥@兒并沒有冷到盛傳的“在東北室外小便會被直接凍住”的程度。同時,網(wǎng)傳曾有網(wǎng)友拿著一杯熱水在室外潑向空中,瞬間就變成了霧狀,但經(jīng)過記者實驗,這個東北小城里并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相關(guān)鏈接 東北人都知道的事 室外手濕不能摸鐵 如果在室外 ,用帶水的手觸摸鐵狀物,很有可能的結(jié)果是被粘住,而想要拿下來往往得掉一層皮。有些小孩子在室外玩耍時,會用舌頭舔鐵狀物,這樣也是非常危險的。
口罩眼鏡不能同時戴 戴上口罩之后,從嘴里呼出的熱氣往往會沿著口罩上方的空隙冒出,戴上口罩再戴眼鏡的結(jié)果往往是,眼鏡上永遠有霜,眼前永遠是“白茫茫一片”。
凍傷之后有秘方 在東北寒冷的天氣下,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凍傷的情況。當?shù)厝水斎灰灿泻芏唷懊耖g秘方”來治療凍傷。最常用的可以概括成十字:“山楂用火烤,白酒泡辣椒。”前者說的方法是將山楂去籽后放在火上烤,烤到可以接受的溫度再糊到凍傷處;第二種方法是在白酒里浸泡辣椒,然后涂抹在患處,也可以醫(yī)治凍傷。 文/圖 記者 徐航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