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在體能訓練環節,消防戰士練習9秒鐘內爬上4樓窗戶。中圖:戰士們練習30米來回搬運5個輪胎,要求在1分鐘內完成。下圖:記者在訓練中摔傷了手,而受傷對于消防戰士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記者穿上消防戰斗服。
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硝煙,但有一群人仍然需要時刻待命,因為他們的戰場無處不在,他們就是消防戰士。他們是一個什么樣的群體,他們每天過著什么樣的生活?12月23日、24日,記者走進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 ,體驗當一名消防兵,與這群消防戰士一起參加各項訓練,參與救援行動,感受他們隨時待命的急速生活。
練習搬輪胎記者摔破手 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位于南京路上,共有30余名官兵,配置十余輛消防車。中隊官兵過著嚴格而規律的生活,早上6:00起床出操,7:00吃早飯,8:30上午體能訓練,中午11:30吃午飯,下午1:30開始技能訓練,5:30吃晚飯,晚上9:00熄燈。
23日上午8時30分許,中隊開始上午的體能訓練,記者也一同參加。簡單熱身運動之后,戰士們在中隊長的指揮下開始練習30米搬運輪胎項目。該項目要求,一分鐘內將5個重約13斤的輪胎從出發點搬運到30米遠外的終點。
中隊長一聲令下,戰士們全速出發,兩人一組,一手提著輪胎,一手擺臂保持平衡,全速沖向終點。13斤大約是一個小型空氣呼吸機的重量,這個訓練的目的就是提高戰士們背空氣呼吸機作戰的耐力。中隊長掐表計時,參加訓練的戰士90%都在1分鐘內完成。
看完戰士們演練,記者跟著嘗試訓練。雖說13斤的輪胎不太沉,但若要一直保持全速確實有難度。在搬運到最后一個輪胎時,記者感覺腿發軟,腳底一打滑摔倒在地,手掌摔出血。戰士韓玉告訴記者,搬運輪胎是一項基本功,他們剛開始練時也吃不消,現在能達到1分鐘內,是一天天練出來的。
9秒鐘內要爬上4樓窗戶 23日上午,第二項體能訓練是爬掛鉤梯登高。訓練場有一個4層樓建筑,4層樓的窗戶距地面約10米。戰士們需要利用掛鉤梯在9秒鐘內爬上4樓窗戶進入4樓樓道。
訓練開始,在中隊長的指令下,排頭的消防兵腰部系上板帶,首先一個猛勁兒先將掛鉤梯鉤在了二樓的窗戶上,隨后借助后面兩個戰士通過滑輪給其的牽引力,一躍而上,三四步就爬上了二樓,接著,這名戰士坐在二樓窗戶上,拉起掛鉤梯將其搭到三樓的窗戶,爬上三樓窗戶,接著又將掛鉤梯搭到四樓,當爬上4樓窗戶的時候,中隊長計時“8秒鐘”。
中隊長介紹,這個項目的重點是把握好“三倒梯”,掛鉤梯約7斤重,戰士們需要三次舉重,并將掛鉤梯穩穩鉤住窗戶,這需要胳膊必須有勁,否則無法完成登高。
由于是危險性訓練,記者只能在中隊長的指導下做簡單的掛梯動作。初次進行,只從地面將梯子掛到二樓窗戶,并穩住梯子,光這就用了30秒鐘,胳膊的肌肉有些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