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為沼氣使用系統,下圖為即墨移風店鎮上泊村中的沼氣罐
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糞便、廢菜葉、爛秸稈……昔日,這些都是農村環境治理中最頭疼的環節。而在即墨移風店鎮上泊村,它們卻成了寶貝。這里有青島市第一座農村能源站。與兩年前的步履維艱相比,如今的能源站已經實現盈利 ,而且40元一噸花錢回收路邊牛糞。目前,整村用上了沼氣,使用沼氣的價格還比天然氣每立方米便宜四成。如今,整潔的柏油路上垃圾分類箱有序擺放,昔日垃圾遍地、污水無法有效治理的農村,變身成了環境優美的社區。
A 街上生活垃圾消失,農村變社區 12月8日臨近中午,記者乘車趕到了島城沼氣應用最為廣泛的地方——即墨移風店鎮上泊村進行實地探訪。據居民介紹,自從村里用上沼氣之后,對普通人來說,最大的改觀是生活環境好多了。
站在上泊村的街頭,記者看到這里的馬路不僅經過了硬化,而且這里沒有露天堆滿生活垃圾,也沒有讓人掩鼻的臭水溝。“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用沼氣來做飯,我們家也一樣。”在上泊村一家羊肉館門外,店主人張女士指著不遠處的一條小路告訴記者,從那向東就是沼氣站了,“你看看現在路上多干凈。”張女士說,這個村子里有許多農戶是依靠養牛為生的,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奶牛,“原來站在街上,天熱時總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臭味,現在都沒有了。”張女士說,其實沼氣這東西村里人原來都知道,但真正用上是從村里的沼氣站去年開始投入使用以后,而且從那時候開始,村里的生活垃圾慢慢都有了去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是農村,但上泊村的街頭每隔100米就陳列著載有統一標志的垃圾筒。生活垃圾分為四類,但這些垃圾并非都會成為沼氣原料,還需要進行甄別。
B 牛糞變寶貝,還去外地拉 沿著張女士所指的方向,記者找到了這個位于村里的沼氣站。由于當時村里正飄著雪花,沼氣站中兩個白色的沼氣罐頂逐漸與天空融為一色,在這附近,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動物糞便的味道。
“那邊有大棚,里面養殖了一些家禽,有鵝、有豬,還有屋子專門存放動物的飼料。”在沼氣站中,一位在戶外寒風中忙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沼氣罐里的原料僅僅依靠站里這些小動物產生的糞便是遠遠不夠的,這里的主原料都是買來的,主要是來自村子里農戶養殖的牛糞便,有時不夠了還會去別的村子拉。
“村子里有專門養牛的,以前牛糞的味道蔓延在村子里,尤其是夏天,很遭罪。現在好了,牛糞集中回收,我們也都受益了。環境改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用沼氣更合算,價格也便宜。”村民毛先生說道。
采訪中還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眼前的沼氣罐發酵而成的沼氣 ,不僅可以供全村家庭用來燒水做飯,沼氣產生后剩下的沼液和殘渣也不隨便亂丟,還能被收集起來當做肥料,直接用來種菜。他給記者指了指遠處一個斜三角形狀、還未最終建成的建筑物說,那里以后都是大棚,建好了以后種菜所需肥料不用出去買,光靠站里產的“肥料”就足夠了。
C 垃圾集中處理,變廢為寶 “以前由于養豬養牛的污物排放和其他垃圾污染 ,整個村子經常臭氣熏天,現在有了沼氣站,不但環境污染的問題解決了 ,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而且家家戶戶還都用上了實惠清潔的沼氣能,農業種植因為有了有機肥料,也實現了增收增產,真是一舉多得。”上泊村村主任胡顯杰介紹說。
作為新農村沼氣能源站模式的開拓者,沼氣站承建方的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曼告訴記者,該能源站運用了全自動控制系統等數十項新技術,不僅是新農村沼氣能源站示范項目,也是標準化樣板多原料沼氣示范工程。
在沼氣站,記者看到,整個循環工程非常成熟。沼氣站里本身就養殖牛、雞、鴨等,還種植了蔬菜,有蔬菜大棚,真正實現了有機循環。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村里的污水收集系統、沼氣輸送系統等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建設與完善。沼氣站周邊正在規劃新農村樓房建設,計劃一期建成容納1000戶的新農村住宅小區,小區內污水處理系統、垃圾回收系統、沼氣輸送系統等都將統一建設,污水和垃圾將成為給小區提供能源、給農業提供灌溉用水和有機肥的原料。
D 第一座農村能源站實現盈利 去年,在上泊村舉行了中國新農村能源站啟動運行儀式,這家沼氣站成為本市第一座農村能源站。
“現在國內很多沼氣站存在無法盈利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設計不系統、規模不匹配、配套不齊全、技術不成熟、設備質量差、原料單一、產品得不到充分利用、管理混亂等。最終結果是沼氣項目建好了不盈利,不盈利的結果是不運行,不運行導致沼氣產量和利用率低,以至于規劃目標完不成。”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現在的市價,每立方米沼氣原料成本為1.33元,如果產品單一僅以沼氣為主,1立方米沼氣售1元~1.5元,產出只夠原料成本,很難實現盈利。把沼氣凈化提純后可以賣到每立方米4元錢,供給汽車,受益將提高;同時形成的沼渣 、沼液深加工為成熟產品,盈利機會將大幅提升。”
沼氣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沼氣站已經實現了盈利。“主要靠沼氣費用,這是收入。現在沼氣站牛糞還是少了,需要進行回收,這部分又是支出 ,一噸需要40元左右,還有維護沼氣站運轉的勞務成本等。”
經濟效益 用沼氣比天然氣每立方能省4成 據了解,沼氣站項目首期工程始建于2009年,主要原料是畜禽養殖污物,自運行以來,已經幫助該村500戶村民初步形成了一個“養殖——沼氣——種植”的綠色產業鏈。伴隨新農村建設的推行,越來越多的村民要求加入沼氣輸送管網,就這樣沼氣站二期工程應運而生。該工程將原料由單一的養殖糞污擴展到秸稈、廢菜葉、生活垃圾等復合原料,并且新上了有機肥加工工程,沼氣供應更加富足 ,可滿足周邊村莊1000余戶的用氣需求,沼渣沼液產量大增,除了用于滿足當地生態農業的需求之外,還可直接加工成有機肥對外銷售,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新的經濟效益。
“村子里沒有天然氣,也沒有煤氣。”上泊村村民毛先生向記者回憶說,過去,冬天為了取暖或做飯,每家每戶家里燒的不是柴火就是枯草,嗆人不說還煙熏火燎,冬天儲備起來也是個麻煩事。“現在跟城里沒啥兩樣,灶臺上操作起來非常方便,燒水做飯不在話下。”毛先生介紹說,雖然現在家里還不能通上管道天然氣,不過用沼氣效果是一樣的。“最大的好處是便宜。”他告訴記者,這里的沼氣每立方米價格才1塊5左右,一個月二三十塊錢的費用基本上就能封頂,用沼氣比天然后每立方米能省4成。
了解了上泊村的沼氣價格后,記者于8日查詢了一下青島市物價局網站獲悉,自從2007年開始,青島市居民用的管道天然氣價格是每立方米是2.4元,而非居民類使用是3.6元。
12月8日,記者采訪發現,整個村子幾乎全部用上了沼氣,不僅解決了取暖問題,做飯成本也省下了很多。
相關鏈接 餐廚垃圾以后也能回收 今年8月2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全國首批33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青島在列。對于餐廚垃圾問題,記者了解到,青島市12月8日開工建設餐廚垃圾處理廠,將使餐廚剩余垃圾無害化處理并使其變廢為寶生成生物柴油、沼氣等再生能源,同時進一步減少“地溝油”等對食品安全的潛在威脅。
據介紹,青島餐廚垃圾處理廠預計2012年8月投入生產運行,處理規模為日均200噸。這家工廠采用目前國際上技術先進的高溫厭氧發酵處理工藝和生產設備,經過系列操作,將餐廚垃圾分類分離成油脂、生物質燃氣和沼渣等幾類物質;再經過系列物理和化學反應,在實現餐飲垃圾無害化的同時,從油脂中提煉生物柴油,將沼氣提純以供民用,把沼渣變成有機肥料,變廢為寶。
先把油從餐廚垃圾中分離出來,再提取沼氣,剩下的做有機肥還田,等于把餐廚垃圾全部利用起來了,還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也可以在減量化 、無害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將餐廚棄物資源化,形成多種產品,不僅不會危害食品安全,還可以提供清潔能源和有機肥料。
文/圖 記者 李晨 王川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