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銷售的瓠瓜是葫蘆的變種,可以食用。記者 韓小偉 攝 野葫蘆。(資料圖片)
市場銷售的瓠瓜是葫蘆的變種,可以食用。記者 韓小偉 攝 野葫蘆。(資料圖片)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路邊的“野葫蘆”最好也不要采。9月10日,家住李滄的一對母女采了“野葫蘆”包餃子吃,結果食物中毒進了醫院。據了解,島城多次發生食用苦味瓠(hù)瓜中毒事件。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只銷售種植的瓠瓜。對此,醫務人員提醒,瓠瓜有甜瓠瓜和苦瓠瓜之分,苦瓠瓜有毒,不能食用。
事發 “野葫蘆”餃子毒倒母女倆 家住李滄上王埠的曲女士今年64歲,9月10日下午,她與30歲的女兒袁女士在野外采了幾個“野葫蘆”,回家就開始包餃子。飯后準備睡覺,曲女士感覺惡心,但是并沒有往中毒這方面想。不久,袁女士也表現出了惡心嘔吐的癥狀,而只吃了一兩個餃子的袁女士的父親也出現了惡心的癥狀,一家人這才意識到可能是食物中毒。10日晚上11時許,一家三口來到八醫治療。
經診斷,曲女士母女倆的確是食物中毒,可以斷定就是“野葫蘆”惹的禍。據了解,由于這“野葫蘆”有一股苦味,曲女士特意用開水燙了一番才開始包餃子。積極治療后,兩人癥狀開始減輕。11日凌晨3時許,兩人已無大礙出院回家。
醫生 類似事件曾多次出現 八醫的一名醫務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曲女士母女的遭遇并不罕見,今年夏天出現過一次類似事件。“大約在8月份,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出現了食物中毒癥狀,來醫院救治。”醫生診斷時了解到,老兩口吃了“野葫蘆”包子,兩人同樣有上吐下瀉的癥狀。“這對老夫妻與曲女士母女的經歷幾乎一模一樣,‘野葫蘆’有苦味,但這對老夫妻沒在意就吃下去了。”
很快,夫妻倆在醫務人員的救治下恢復了健康。“我們這里位于城鄉接合部,不少市民有機會到野外,一些人就采集‘野葫蘆’回家做飯吃,因此往年也多次出現過類似事件。”
醫生 苦瓠瓜有毒不要食用 據了解,瓠瓜是葫蘆的變種,又名水瓜、莆瓜,分為甜瓠瓜和苦瓠瓜。八醫的一名醫生告訴記者,甜瓠瓜中含大量糖分、蛋白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可以食用,這就是市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的瓠瓜,是一種蔬菜。苦瓠瓜則含有堿糖甙毒素,這種毒素加熱后也不易破壞分解,食用后可引起中毒 。“吃了苦瓠瓜中毒的病人,一般會出現頭暈、惡心、上吐下瀉等癥狀。‘野葫蘆’一般都是有苦味的。”
醫生介紹說,許多苦瓠瓜的形狀像白熾燈泡,有些外表凹凸不平,而且具有黃蓮般的苦味。“在食用前,可以用舌尖舔嘗瓠瓜是否有苦味,如果有苦味就不能食用。”
調查 市場只銷售種植瓠瓜 11日,記者在臺東一帶進行了調查,利群、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內都沒有瓠瓜銷售。隨后記者來到位于臺東八路的營口路農貿市場,很快就找到了瓠瓜。這種瓜呈長條狀。攤主告訴記者,“瓠瓜用來包餃子、炒著吃味道都很好。”他介紹說,這種蔬菜很快就要過季,目前價格為3元一斤,并不便宜。
對于吃“野葫蘆”中毒的事,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攤主表示他聽說過,“野生的一般都有苦味,那種有毒不能吃。而這種長長的瓜是人工種植的,是一種蔬菜,吃起來肯定沒問題。”記者隨后走訪看到,不少攤位上都有這種瓜在銷售,不時有市民過去挑選。
■鏈接 這些蔬菜要小心食用 蕓豆:食用中毒大多是因沒有炒熟。蕓豆含有毒蛋白和皂素,前者具有凝血作用,后者是一種能破壞紅細胞的溶血素并對胃腸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果沒有煮熟煮透,人吃了之后1至5小時就會引起中毒。市民食用未熟的蕓豆,輕者頭痛,重者惡心、嘔吐、腹痛。烹飪時要煮熟煮透,使其原有的深綠色消失,食用時無生味和苦硬感,說明毒素已經被破壞。一般老蕓豆更易引起中毒,兩頭含毒素較高應去掉。
鮮黃花菜: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它進入人體后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物質二秋水仙堿,能強烈刺激胃腸和呼吸系統。成年人如果一次攝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堿(相當于鮮黃花菜1~2兩)即可中毒。
市民食用黃花菜一旦中毒,會出現咽干、燒心、口渴、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血便、血尿或尿閉等現象。鮮黃花菜不要多吃,吃前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兩小時以上,撈出后擠盡汁液,徹底炒煮后再吃。
發芽、變綠土豆:土豆中含有龍葵素,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平時土豆中含量極微,一旦發芽,其芽眼、芽根和變綠、潰爛的地方龍葵素的含量劇增,可高出平時的40~70倍。市民吃了這種土豆,輕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昏迷、抽搐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預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這種土豆。
記者 韓小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