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位同學到醫院看望李紅老師。
■話題 老師體罰學生應該怎樣看待 老師體罰孩子,孩子家長投訴老師后,老師被調離工作崗位,難以接受現狀老師服藥欲輕生。近日,這一新聞事件披露后,引起了廣泛關注 。隨著事情的進展 ,此事引發全民大討論,人們關注的是,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到底能不能體罰,若要體罰應該在一個什么范圍之內?2月23日,市人大代表、青島37中校長于寅生和市人大代表、青島第三人民醫院婦科主任苗華艷做客半島“微博爐”,就此事與博友進行了互動。同時,正在參加兩會的其他代表委員也積極參與了討論,談了自己的看法。
新聞回放:
"女教師吞安眠藥"引關注 家長女教師各執一詞
女教師遭家長投訴被調崗 辦公室里吞下安眠藥人大代表苗華艷 體罰百害而無一利 苗華艷代表反對體罰孩子。“我女兒現在上大三,以前也打過她,她現在都能記得。”苗華艷說從自身的經歷可以看出來,體罰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她說“嚴師出高徒”,但嚴并不一定要體罰,“這對孩子、家長、老師都百害而無一利”。
苗華艷在微博中寫道:“在這里我想給孩子的家長說兩句:首先你應當知道沒有哪位老師處罰孩子是出于私心,都是為了孩子好!這一點你與老師是共同的 !也是最重要的 !有了這一點你們就好辦了 ,教育方式不妥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共同研究。要知道你也是孩子的老師啊!而且是第一任老師!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大代表于寅生 適當懲罰嚴而有格 與苗華艷代表的觀點有所不同,于寅生代表則支持“適當的懲罰 ”,“事物都是兩面的 。我們從教育的角度講,要求教師不體罰學生。另一方面,社會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 ,學生一定會走上社會的 ,也一定有可能和各種形形色色的社會元素接觸,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滲透。”他認為,讓孩子適當地接受懲罰 ,也是對自己行為的負責,同時也是在接受“完整的教育”。
于寅生在微博中寫道:“我非常贊成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但嚴格應建立在遵循學生的身心規律的基礎上 ,也所謂叫嚴而有格。”
政協委員王夕源 適當體罰未必有害 王夕源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體罰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妨礙健康的體罰教育是不可取的,如果老師對孩子的體罰損害了孩子的健康、自尊心等,那么這種體罰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在一些情況下,不用點體罰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同樣不利。”王夕源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見一些難管理的孩子,如果放任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往往成為那種“害群之馬”,“所以不體罰,對某些孩子來說反而是不好的事”。
王夕源說:“目前教育的現狀是家長將教育孩子的權利交給老師和學校,但是體罰這一權利保留在自己手中,這對教師來說并不公平。”
政協委員王迪 建立監督評價機制 王迪委員指出,目前小學和幼兒園實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學校辦學對上級負責,因此在日常辦學中,學校很少尊重教師,甚至學生的權益。體罰出事故之后,往往猛下禁令,但是治標不治本。這樣做只會徒增教師的焦慮感,讓老師成為眾矢之的。
為了有效避免教師體罰學生,應建立一種適當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一位教育專家說的好,避免這類問題發生,‘最好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引入同行評價,以及家長委員會監督、評價。’”王迪表示,這一做法前者能有效讓教師安心教學事務,不被非教育教學事務分散精力,而后者則讓學校真正重視學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