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員獻策 加強監管嚴控游資炒作 政協委員袁友升 政協委員袁友升是青島市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一聊起菜價的問題,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去年的菜價就好比股市 ,起起伏伏都牽動著全市老百姓的心,我們做蔬菜市場的真是太有感觸了。”袁友升說,過去的2010年島城的蔬菜價格幾次大幅漲落,首先是受到勞動力、生產資料、運輸成本、物價水平的疊加上漲導致成本上浮,“其次,青島人吃菜是有規律的,到了冬天,就是南菜北運,可是去年冬天南方凍北方旱,南方菜供應量一少價格自然高上去了。”
站在業內人士的角度,袁友升認為這些都屬于正常的市場規律,無可質疑。“但也有非正常因素在沖擊蔬菜市場。”袁友升說,2010年,市場業態激增,許多人盯準了農產品短期囤積就可以快速變現的特點,大量的熱錢開始流入農產品市場,再加上游資炒作,就此引發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等現象,原本平穩的蔬菜及農產品市場開始“地震”。
“要想平穩蔬菜價格,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控制游資炒作,打擊囤積居奇,將蔬菜價格穩定在正常的市場走向之上,減少市場之外的‘邪力’刺激。”袁友升稱。
政府儲備菜是“鎮定劑” 政協委員楚君昌 “所有蔬菜在超市的利潤空間都是固定的,超市方并不具備調控價格的能力,所以超市里的菜價向來是水漲船高,隨行就市。”市政協委員楚君昌的工作職務是沃爾瑪(青島)百貨有限公司經理。他告訴記者,目前青島超市的蔬菜來源渠道一般有三種,一是當地批發市場供應,二是農超對接,三是政府投放。
楚君昌坦言,批發市場供應的蔬菜種類多,品種全,大部分是時令蔬菜,但價格也相對高一些;農超對接的蔬菜是從各個插牌基地的田間直接運到超市上柜銷售,如燎原、馬家溝等,多是品牌蔬菜,質高價也高;“政府投放的都是政府儲備菜,量大,價低,而且多是在災、節等重要的市場變動期,用‘鎮定劑’這個詞來形容政府儲備菜對菜價的意義一點都不為過。”
他建議,要穩定蔬菜價格,政府必須要加大蔬菜儲備,同時,超市方也應該利用冷鮮庫提前囤積一些蔬菜,以便在菜價震蕩期也能保證市民吃上平價蔬菜。
讓市民和菜農“面對面” 人大代表劉學才 市人大代表劉學才表示,與前幾年相比,現在的蔬菜價格明顯高了,尤其是超市里的蔬菜,有時候自己也感覺承受不了。當然,相比較而言,農貿市場里的蔬菜價格則要低一些。對于原因,他分析說,和農貿市場的蔬菜相比,超市里的蔬菜是經過很多中間環節后才擺上攤位的,每經過一個中間環節,價格都要上漲一些,最后進入超市還要交入場費,這樣最后賣給市民的蔬菜價格自然要高一些 ,“我了解的是,個別的超市蔬菜價格要比農貿市場高30%,一般超市的蔬菜價格也要比農貿市場高出10%左右。”
市民每天都要與蔬菜打交道,可以說,蔬菜的價格直接影響到市民生活。為了幫市民盡可能省錢地吃上蔬菜,劉學才建議,政府部門可以考慮在居民小區等人口密集區,適當多建幾個農貿市場,這樣,菜農就可以直接和市民面對面,他們的蔬菜就可以自產自銷了。而由于沒有中間加價環節,蔬菜漲價的空間就少了。
對于農貿市場影響交通以及相對難管理等問題,劉學才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分時段開市 ,即通過認真調研,每天固定時間段營業,“比如說沂水路那個農貿市場就管理得不錯。”
在農貿市場不能大量建立的現實條件下,劉學才還建議,政府可以考慮適當限制超市里的菜價,“據我了解,政府每年都大量投入資金建設‘菜籃子’工程,其所設立的一些蔬菜基地產的蔬菜,進入到了超市銷售,對這些蔬菜,應該適當限制價格,最大程度讓利于市民。”
■部門聲音 嘗試“農農對接”搞直供 “減震器”、“鎮定劑”是委員們對政府儲備菜的形象比喻。記者特別聯系了青島市商務局蔬菜副食品辦公室,辦公室張副主任說,近十余年,青島市財政一直堅持撥專款進行蔬菜儲備應急工作,專門用于在節災期間平抑物價。
“根據市內四區人口數及每日平均消費量等為計算標準,去年全年就儲備了1萬噸蔬菜,并通過農產品物流配送企業和批發市場投放到32家超市和農貿市場,還有學校、工廠等集團消費單位,及時緩解了菜價壓力。”張副主任稱。
除了儲備菜之外,張副主任還強調,要穩定蔬菜價格,還要壓縮蔬菜從地頭到餐桌之間的流通環節,以降低流通成本,緩沖菜價。“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是必然規律,流通這環節不能取消,但是可以壓縮。”他介紹說,正在實施的農超對接、農校對接已經大幅平緩了蔬菜價格,“目前商務局還著手嘗試了‘農農對接’,就是讓農貿市場與農業合作社之間開展農產品直供產銷模式,相信對降低成本、穩控菜價將更有利。”
文/圖 記者 王媛 劉雪蓮 本報實習生 趙瓊潔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
相關專題:
2011青島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