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孫連玉 筆者今年74歲,雖然老胳膊老腿了,但由于喜歡活動,常乘公交車外出,在乘車時,經常發現一些難以說清楚的讓座“小事兒”。
據筆者觀察,一些年輕人看到有老年人上車,基本上有如下幾種表現:立馬閉上眼“熟睡”;把臉扭向窗外 ;不斷擺弄手機“忙碌工作”;專心閱報看書;有的女孩歪頭在男友肩上“閉目養神”,不便驚動伊人;還有的干脆和站立的老人對視,裝傻,大有“能奈我何”的架勢。當然,有些被讓座的老人態度也很讓人寒心,對年輕人讓座,表現得很冷漠,無知無禮,連句“謝謝”也不說。
這些表現都有損自己的人格,有傷社會文明。當然,責任也不全在他們。當前,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間,的確缺乏一些推心置腹的溝通和了解,很多年輕人不了解老年人身體狀況嚴重退化的現實,當然,也有不少老年人不體諒年輕人工作一天的勞累和疲乏。
俗話說“人老先從腿老”,多數老人膝關節、腳踝、腰腿的筋骨都有不同程度的痛感,不少人還有骨折的病史 ,他們的腰腿難以長時間支撐身體。而且,老年人已進入骨質疏松(糠了)的年齡段,稍有不慎或外力沖擊,就可能發生骨折;他們的心腦血管、血壓等身體條件欠佳,不宜長久站立。細心的人還會發現老人步履沉重、緩慢、不靈便,他們很多都有病痛纏身,從他們有些渾濁的眼睛中,你會發現,他們很渴望能被讓座。
當您設身處地了解老年人這些生理特點后,我相信,您就會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畢竟,健壯的人站個十分二十分鐘算不了什么!“被讓座者”感謝您;社會敬重您!讓座看似小事,其實也是大事,它影響著社會風氣,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讓座是一種美德。老年人曾經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算是社會的功臣,敬老愛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老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有難處時,關愛他們,也是做人的本分,特別是對于青壯年來說,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應該是“小菜一碟”!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