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代獨生子女曾經被稱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現在,這一代人已經長大,也成為了家長 ,他們的孩子成了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1月5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很多從小被呵護的年輕父母缺乏育兒知識,撫養孩子往往全依賴自己的父母。
孩子生病,媽媽沒主意
“現在的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一個孩子身邊圍著很多家長,孩子生病,爸爸媽媽沒主意,怎么治還得問自己的父母。”1月5日,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王瑜就遇到了這么一件事。王主任告訴記者,上午去兒科病房查房的時候,向一位哮喘患兒的家屬建議做個霧化吸入,這位年輕女士回答:“這個我說了不算,你得跟孩子奶奶說。”王主任很奇怪:“你是孩子什么人?”“我是他媽媽。”王主任哭笑不得,對孩子奶奶說:“你責任很大呀,帶完兒子還得帶孫子。”這位奶奶的回答更出人意料:“其實這個孩子我也沒大帶過,都是我孩子的爺爺奶奶帶的。”
孩子得啥病?百度一下
“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年輕的父母習慣從網上查資料,從一個小癥狀就能查出一大堆問題。”王主任告訴記者,前幾天自己接診了一個小病人,因為感冒,家長給他口服了頭孢類的藥物,第二天孩子說左腿有點疼,孩子爸爸網上一查,抗生素使用后會導致腿疼或下肢無力,趕緊帶著孩子到醫院看病。王主任向這位家長解釋:“如果是藥物的副作用,不可能只作用在一條腿上,肯定是兩條腿都疼。而且孩子只吃了一天藥,副作用也不會這么快就表現出來。現在孩子可能是磕著了或碰著了,跟藥物的關系不大。”孩子爸爸一聽,有道理,就帶著孩子回去了,第二天告訴王主任:“孩子的腿不疼了。”
對于缺乏兒童保健知識的家長,王主任建議,孩子生病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兒科醫生看的病人多了,對藥物的副作用比較了解,用藥都非常小心,權衡利弊之后才決定用什么藥,用量也是經過精確計算的。另外,家長要到正規的醫院看病,使用規范的病例,下次孩子生病的時候 ,接診的醫生也可以通過病例了解孩子的病史,用藥更客觀一些。
專家說法
家長也要關注自身成長
青島農業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張利萍老師也是一位年輕的媽媽,1月4日,張老師告訴記者:“有一些年輕的父母,他們自己還沒有長大,還沒有足夠的心理、能力儲備來做一名合格的家長。他們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中長大,一直是被呵護的角色,習慣了被愛,很難主動去關心別人,因此也不懂該怎樣去愛自己的孩子,想要帶好孩子,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對于這種家長,張老師建議他們關注自我成長,盡快成為一個大人。可以多回顧自己的過去,想想自己的童年,從中發現問題,找到原因,在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另外,如果身邊的朋友都是這種情況,年輕的父母也很難意識到自己育兒經驗的欠缺,建議他們看看心靈成長類的書籍,從中得到啟示。記者 田歌穎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