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月亮所賜,海上布滿碎銀,滿城光影搖曳,一段美麗故事從廣寒宮靈動著清音,走過詩經千古往復的疊唱 ,在2010年代的鋼筋叢林之間,升起一個圣潔美夢 。
與月亮相關的美,民間歷來喜用美食襯托。月餅形如圓月,內含佳餡,北宋時期就已出現 ,惹得詩人兼品味家蘇東坡寫下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到了元末,月餅已扎扎實實地成了中秋美點,后因地域各成流派。其中,蘇式的松脆香酥;廣式的皮薄餡甜,不易破碎;京式的素油素餡,多為硬皮……
風長月滿,秋實豐盛。中秋美味一向以“吃時令”為特征。比如 ,炒田螺是廣州人在中秋的保留曲目。中秋前后正是田螺的空懷期 ,腹內無小螺,肉質肥美。“八月望日,尚芋食螺”記載于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民間更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再比如 ,青島的梭子蟹在中秋前后最是肥美,饕客嘗鮮,充滿了儀式感——掀開白玉肚皮時,須驚嘆膏脂的豐腴;輕剔蟹肉時,須贊美肌肉的緊致;咀嚼吞咽時,須感謝味道的鮮甜。這樣吃起來 ,才能身心俱美。螃蟹性冷,最好熱吃,多蘸些姜末祛寒。其實,中秋食蟹興起于明代宮廷。據記載,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并用之洗手。
拜月亮所賜,屋檐下的飯桌因此團圓,家庭概念被無限放大。從小在萊陽路長大的我,20歲之前的每個中秋節,晚飯過后,父親都要帶上一家人到魯迅公園賞月,圍坐在小石桌前,擺上新鮮的花生 、石榴和萊陽梨。月餅是五仁的 ,里面有冰糖和青紅絲。后來,父親老了,沒力氣張羅了,而長大的我則離開了故鄉。
拜月亮所賜,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切好得讓人心疼。月光抽出縷縷絲線,時令美味將往事串起,被安撫了胃口的我們,隨手關掉城市里的俗艷燈火 ,走出戶外,一心向月。┬阿占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
相關專題:
輕松愜意 玩轉2010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