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在金都花園孫女士家進行人口普查。
7月20日,青島市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入戶登記工作正式開始,記者跟隨人口普查員感受工作艱辛。從上午9時至11時30分,永清路街道南山社區普查員王小莉和記者爬了至少 50層樓,她簡單吃了點東西后,就利用中午這個絕佳的時間段再次登記。截至下午3時,王小莉成功登記了12戶,更多的家庭要等她利用晚上時間再去拜訪。在體驗中,記者發現,普查員不僅工作辛苦,還要頻頻遭遇不配合登記的“冷面孔”,這些居民抱有各種心態,任憑普查員怎么勸說,始終大門緊閉。對此,一些小區配備了“小區熟人”當普查員,便于和居民溝通,而對大部分普查員來說,繼續耐心做工作才是最好的辦法。
■體驗 兩個多小時爬了50層樓 7月20日,青島市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入戶登記工作正式開始,李滄區永清路街道南山社區被定為本次人口普查的市級綜合試點區域,承擔著為這次人口普查打造“樣板房”的重任。
20日上午9時,記者和東南新苑小區普查員王小莉一起出發。記者看到,王小莉已經制訂了“作戰計劃”——按照樓座、單元、門牌號的順序進行走訪。
在入戶的第一家,居民于大爺熱情地接待了普查員和記者。這個家庭一共有5口人,雖然人數多,但由于居委會已經提前進行了介紹,老人填寫得很快。整個登記過程只有11分鐘。登記期間,于大爺的老伴還堅持讓普查員和記者在家里坐坐,“這些水果都是剛洗的,茶也是剛泡的,你們歇歇再走。”
第一戶的“開門紅”鼓舞了王小莉和記者,但由于是工作日,王小莉隨后敲遍了整座樓,都沒有人在家。而第二個樓座也只有兩戶居民在家。截至11時30分,王小莉進出了6個樓座,起碼爬了50層樓。記者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但王小莉還是熱情不減。
截至下午3時,王小莉已經成功登記了12戶。其中有多戶是她利用中午時間登記的。“晚6時到晚8時是最佳時間段,我今晚要再串幾戶。”28歲的王小莉說,“之前的入戶摸底和宣傳工作我們也是這樣跑上跑下,而且有的住戶要跑好多趟,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累得腰痛。”
■耐心 對付冷面孔得用熱臉貼 在體驗中,記者發現,普查員遭遇冷面孔的事情屢有發生。在12號樓的一戶居民家門前,普查員王小莉邊敲門邊說明自己的身份,但是敲了很長時間都沒人應答。正當王小莉準備離開時,突然門被一個小男孩打開了,還沒等王小莉再一次介紹完自己,孩子的媽媽從門后出現,猛地將門一把關上。王小莉在門口說了半天,門仍舊沒有打開。無奈之下,王小莉只好在門上貼上了預約單。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市北區的試點社區——無棣一路社區。在一戶居民家門前,一位男子站在門后堅持不給普查員開門,“我住在嶗山區,不用你們查。你們也不用再多磨嘴皮子,就是找警察來也不行。”這位男子的言行讓普查員摸不著頭腦。“按照政策,他既然住在這里,就要接受登記。他可能對政策不了解 ,我們還是要耐心多做工作。”無棣一路社區的衣主任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住戶的防范意識太強,警惕性太高 ,不愿意跟陌生人多說一句話,更不要說進門了,對于這樣的住戶,普查員往往要多去幾次 。對此,一些居委會也準備了“法寶”——讓社區的“老熟人”來當普查員。
有人不配合易導致“漏查” 東海西路社區是市南區的試點社區。20日下午,記者跟隨普查員薛女士來到金都花園小區進行入戶登記。“我們社區有個突出的難題,就是商住兩用樓太多。我們一共要查70多個樓座,這里面30%是商住兩用樓。前期,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到物業公司查詢哪些戶是居民,哪些戶是公司。”普查員薛女士告訴記者。
通過入戶登記,普查員們發現了不少問題。例如,在小區周圍的一些廠房內,許多外來打工人員自己搭建一些臨時的住所,無法知道住著幾個人,很容易發生漏查的情況。
20日上午,在南山社區,記者遇見了普查員王萍和 19日參加普查演練的日籍友人佐藤順子女士。佐藤順子女士正要去交水費,正好在樓下遇見了普查員,當她得知普查員是來正式登記時 ,很痛快地答應先回家里配合登記,再去交水費。記者隨后又一次來到了她的家里。記者得知,佐藤順子女士是島城人口普查登記的第一個外籍居民。
在這次試點工作中,如何做好對外籍人士的人口普查也是重中之重。
文/本報記者 李兵 本報見習記者 崔穎 圖/本報記者 陸金星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