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家家都住上“套三房”

2010-05-12 17:10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汶川大地震造成災區千萬間房屋倒塌或受損,數百萬人痛失家園。據四川省統計,地震共造成全省367.2萬戶農房受損,其中145.9萬戶因汶川地震和余震需重建,221.3萬戶需維修加固;城鎮住房25.9萬套需重建,134.8萬套需維修加固。

  地震發生后,各級政府部門迅速出臺了災后農房和城鎮住房的重建工作方案。在山東省援建地震后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共有5個鄉鎮是極重災區,青島市對口支援的曲山鎮和陳家壩鄉全都屬于極重災區。記者日前來到北川,探訪了曲山鎮和陳家壩鄉兩個援建點。

  ■援建點檔案

  陳家壩鄉

  陳家壩鄉在距北川縣城19公里的山坳里,地震毀掉了陳家壩鄉鎮機關辦公房屋和全部公共設施,死亡、失蹤人員達909人,受傷1100人,經濟損失58.8億元。地震后,青島對口援建陳家壩鄉,總投資近8500萬元,總建筑面積20673平方米,包括小學、文化站、衛生院、農貿市場、公交車站以及排水、垃圾轉運設備等市政配套工程,2009年8月25日,陳家壩鄉援建項目全部完成并已交付使用。

  北川曲山鎮任家坪的村頭掛著一個大牌子,“新家園,新希望,新生活”,這表達了當地人對未來的美好愿望:對于他們來說,新家園有了,大部分人都住進了新房;新希望也有了,當地的發展都有了明確的規劃;新生活已經開始了,大多數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耕地后,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農民 ,轉化為打工者或者是小生意者… … 安居容易,樂業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居所,最大房子有400平方米

  5月7日,陳家壩鄉老場村的村民母賢秀正在新房里擦地,今年73歲的她,一輩子都沒住過帶地板的房子,擦起來格外小心翼翼,“新房子好,比以前好得多了,就是收拾起來有點累。”看著三室兩廳的新房,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不時有鄰居來串門,大家談論起新房子,都有很多話要說,誰家怎么裝修,誰家安上了新電器……

  村里的房子都是按照“統一規劃,自己施工”的要求建的,家家戶戶在外觀上都是一樣的:房頂有個羊角,外墻有個羊頭標志,窗戶也都是木制的……“這是我們為了保護羌族文化,做的統一規劃。”青島援川指揮部總指揮趙興書說 ,災民建房采用兩種方式,除了這種“統一規劃,自己施工”的方式外,還有一種是異地重建,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的方式,但總的來說 ,房子的規劃都是要統一的,而且都保留了羌族特色。

  當然,房子的面積有大有小 ,有單層也有雙層,記者在曲山和陳家壩兩個鄉鎮的采訪中,見過最大的一戶房子面積達到了400平方米,戶主表示,自己家有六口人,之所以蓋這么大的房子,除了要自己住外,將來還要搞“農家樂”,靠這個房子謀生計;最小的房子也在80平方米以上,相當于青島的套三房。按照自建的成本,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花五六萬元,災民們按照家中人口數來領取補助,人均在16000元~23000元之間,加上可以領取三年最多49000元的無息貸款,災民們建新房不用為錢而發愁。

  新希望,小鎮變身旅游勝地

  在曲山鎮鎮長李華看來,地震后,他們這個小鎮的發展將來個大變樣,“曲山鎮今后就是一個以地震遺址科普、文化體驗和生態休閑旅游為主體功能,具有濃郁羌風神韻的特色旅游小城鎮。”由于旅游業將是曲山鎮未來的龍頭產業,因此他們特意派人到青島進行了學習。陳家壩鄉則利用當地植被較好的特點 ,轉變為以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適度發展現代旅游服務業的旅游商貿服務小城鎮。

  目前,曲山鎮已經開始啟動了羌族特色旅游業的發展。在曲山鎮新場鎮上,青島援建者在通往鎮政府的59米道路上建造了一道擋土墻,“大禹崇拜”、“先民遷徙”、“富麗羌繡 ”等8項反映羌族文化的浮雕鑲嵌其中,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充分展現羌族的歷史文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這道墻已經成了一道景觀,游客來曲山必到這里;離老縣城3公里的涼風埡村,卓卓羌寨的名字越來越響,這里每幢房屋都有羌族特色的標志,墻面都貼上了體現羌族傳統風格的石面;卓卓羌寨背后的石椅羌寨規模更大,以前只有 8家搞旅游接待,而今發展到26家,村民們按照入股的形式組建了一家公司,貸款籌錢建篝火廣場,對村民培訓羌族歌舞。

  新生活,邊當農民邊做生意

  有了新房,就可以規劃以后的生活,對于這些災民而言,最大的改變還是生活方式,畢竟,有半數以上的農民在這次地震后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耕地,沒了地,他們靠什么來維持生計呢?

  大多數人的選擇就是打工。在曲山和陳家壩的下屬村里,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到外地打工,婦女們也不閑著:有的種花草,有的給工地做飯,不少人利用當地優勢,學起了做羌繡 。在曲山鎮的沙壩村,村里特意搞了一個羌繡學習點 ,每天都有數十名婦女到這里來做羌繡 ,一雙羌繡鞋墊可以賣到30元左右,最貴的一雙可以賣到80元。

  還有不少災民選擇了做小生意,利用旅游業來搞“農家樂”是一種選擇,畢竟北川是個羌族自治縣 ,不少外地人都慕名而來,體驗一下羌族的文化。此外,群居生活也帶來了新的商機,以鄧家村為例,村里本來只有 2000多人,經過重新規劃后,這里集中了附近五六個村的農民,總人口達到了7000多人,村里旅館、菜市場、超市一應俱全,在青島援建的一個大型農貿市場里,一位女攤主說 ,以前村里人少,自己在路邊賣菜,一天能賣30元,現在有了農貿市場,人也多了,自己一天能賣100多元。在地震中落下殘疾的村民羅廣成雖然無法外出打工,但他卻發現了另外一個商機,那就是賣摩托車,“以前不好賣,現在呢,大家都想開了,有錢就花,所以買摩托車的人不少。”他透露,自己現在1個月能賺四千多元,“看到街上這些騎摩托車的人了嗎?基本上都是從我這里買的。”他得意地說 。

  在農民的再就業方面,青島的援建者除了給北川“輸血”外,也格外注意他們的“造血”功能。在北川新縣城的工業園區,青島已經有三家企業簽下了入園投資合同,總投資達到1.3億元,最近幾天,有兩家企業就要開工,按照有關負責人的預計,能為當地解決上千名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相關鏈接 陳家壩廢墟造田

  對于農民來說,土地幾乎就意味著一切,而對于陳家壩這個人多地少的鄉鎮來說更是如此,陳家壩鄉四面環山,耕地本來就比較緊,每名村民原有不到一畝耕地,土地的意義不言而喻。地震、洪災和泥石流使陳家壩鄉約5600畝耕地被毀,約占全鄉耕地面積的55%。

  在重建過程中,青島的援建者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盡可能為陳家壩保留更多的耕地。雙堰村場鎮項目建設的河灘地有20至30厘米厚的泥土。青島的援建者與當地政府溝通,將重建項目所占用的3.4萬平方米耕地的種植土全部剝離,運往兩公里外龍灣村的一塊廢棄地上予以保留,最大限度地保留住種植土資源,以便當地政府土地整理和復墾。

  據悉,這一“剝”一“搬”,可新造良田約12畝,解決近百人口的糧地,每年可為當地增加收入近7萬元。“這些地大約可以滿足陳家壩80個老百姓一年的糧食供應。考慮到他們的生活,我們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創造了條件。”青島援川指揮部副總指揮李典龍說。

  至今說起這件事來,陳家壩鄉的黨委書記龍凌凌都是感激不盡,“青島為我們考慮得太細致了,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才好。”

  本版撰文/攝影 特派記者  崔恒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好]

相關專題:汶川大地震兩周年專題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