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玄研經石屋在艾山被發現。
半島都市報3月6日訊(記者 黃超) 6日上午,記者從膠州市博物館了解到,文物部門工作人員經過一年多的尋找,終于在艾山上發現了東漢時期的經學家鄭玄(字康成)在膠州研經講學時用的書屋。這個書屋是在山上的整塊石頭上鑿出來的,不足6平方米,保存十分完整。據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鄭玄當時在這里居住三年苦心研究經學。目前這個書屋已獲得保護。
艾山發現鄭玄研經書屋 “我們經過一年多的尋找,終于在艾山上找到了東漢時期經學家鄭玄研經時的書屋。”3月6日上午,膠州市博物館副館長王磊告訴記者,在《膠州志》上記載的康成書屋就在艾山,但是多年來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始終也沒有確定具體位置。他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尋找這處遺跡,今年2月1日終于確定了康成書屋的具體位置。
3月6日上午,記者隨膠州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他們發現的康成書屋,這個書屋位于艾山的半山腰上,在山體的石頭上開鑿出了一個橢圓的拱形門,里面的空間不足6平方米,而且在書屋內的石壁上還雕刻著一個人像,在書屋內的四個角落處還有柱礎,并且還設立了一個石制的門檻,整個書屋保存完好。
證明東漢膠州盛行儒學 “這就是鄭玄當年在膠州講學時用于研究經學的書屋。”王副館長告訴記者,鄭玄字康成,高密(后改為膠州縣)人,是東漢時期的著名經學家,而在書屋內的雕刻像應該就是鄭玄的雕像。他60歲左右時來到了膠州艾山,這個石頭做的小房子便成了他研經講學的書屋。王館長告訴記者,康成書屋的發現 ,充分證明了在東漢時期,膠州的儒學傳播就已盛行。
王副館長告訴記者,鄭玄公元127年出生,自幼就喜歡讀書學習,八九歲時能計算乘除法,13歲時攻讀五經、天文,16歲就有“神通”之稱。鄭玄在“黨錮之禍”后,被禁止做官從政,于是就埋頭研習經學,閉門不出。為避黃巾軍,鄭玄與弟子一起逃到不其山(今城陽區鐵騎山)避難,途中在此隱居研經、講學、授徒三年有余,時年60歲左右,故稱此石窟為“康成書屋”。
經學大師曾在嶗山講學 之后,他赴嶗山建“康成書院”,收徒講學議經,著書立說。鄭玄一生潛心經學,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他先后師從第五元先、張恭祖、馬融學習經學,不慕仕途,廣采眾說,自成一家,史稱“鄭學”。他對儒家經典的注釋,長期被封建統治者作為官方教材,收入九經、十三經注疏中,對于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流傳作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
王副館長告訴記者,康成書屋的發現,豐富了艾山的文化內涵,對研究東漢時期膠州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目前書屋已經被保護起來。
■人物簡介 牛車送來經學大師 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初秋的一天,一輛席棚牛車在一群讀書人的簇擁下,朝著樹木蔥郁的不其山行去。牛車上坐著一位60歲出頭的長者,他就是東漢朝野聞名的經學大師鄭玄。
鄭玄(公元127年~公元200年),字康成,是我國封建時代影響最大的經學大師。經歷傳奇,民間至今仍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傳說。據記載,他年過花甲之后,曾在不其山(今城陽區鐵騎山)上注經授徒,直接影響了膠州灣一帶的儒學發展。
他當過北海郡太守杜密的下屬,遭遇了“黨錮之禍”,前后被禁錮14年。但他卻利用這段時間努力鉆研經學,潛心著述授徒。除了撰有《六藝論》、《駁五經異義》等著作外,鄭玄主要注釋了《尚書》、《周易》、《周禮》等經典著作,共280余卷,100余萬字。 郭泮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