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解讀|城市更新,為品質改善和幸福生活持續發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尹彥鑫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孫兆慧
藍圖催人奮進,使命激蕩人心。
12月29日上午,青島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市長趙豪志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既有前瞻性、又充滿實干風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一條條務實舉措、一項項明確目標,謀劃了青島新一年的發展藍圖,在代表委員們中引起強烈共鳴。代表委員結合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從多角度解析報告,積極為譜寫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篇章建言獻策。
李光全委員:
推動城市整體環境品質再上新臺階
報告原文:
在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上持續用力。深入落實《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實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動,統籌開展十大領域攻堅,推動城市整體環境品質再上新臺階。
李光全委員
今年是青島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這一年,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它給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也毫無疑問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詞。
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委員對政府報告中有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成績和目標格外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通過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重點區域更新改造加速推進、市容環境和秩序明顯改觀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青島城市更新工作過去一年的重大成就,用篇幅之長、評價之中肯,讓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是典型的民生工程,充分認識到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既能讓城市的業態、功能與布局更好地滿足城市現代居住主體的需求,也能借機開展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業態優化,最終使民眾在城市的宜居宜業中更好地享受現代城市的美好。”李光全委員說,面向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上持續用力,通過深入落實《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實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動,通過統籌開展十大領域攻堅,推動城市整體環境品質再上新臺階,思路明確、重點突出。
其中,報告中提出高水平實施地鐵沿線TOD綜合開發。“這是立足實際的典型體現。”李光全委員認為,在實施中,要重視TOD模式價值并創新TOD區域的產業發展模式,創新TOD融合EOD提升片區整體品質的思維,探索將軌道交通車站、軌道交通為核心形成的交通型商務區、軌道交通引致下的現代產業集聚區與生態景觀展示廊道有機銜接,實現TOD交通功能、產業功能、生態功能的有效復合。
同時,報告提出要加快實施城市微更新,引導基層單位和企業廣泛參與,開展“小而精、小而美”的改造提升,讓城市空間更精致、市民生活更舒心。“從此處可以看出,青島城市更新在關注重點區域更新改造這一‘大更新’的同時,開始更多探索大更新和小更新、微更新之間的平衡,注重城市更新規劃和具體更新中‘留白’的使用,對問題的調查、摸排、分析和思考要加大系統性思維和方法的使用,注重大更新與小更新、微更新之間的科學組合、微更新與微更新之間的統籌協調。”李光全委員認為,也要特別關注強化城市更新的規范、探索形成城市更新的標準,關注建筑間距、退讓、密度、面寬、綠地率、交通、市政配套等方面形成適合青島城市更新的標準和規范;要強化總規、控規以及多規合一的管控作用,要求城市更新具體項目的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高度等指標必須優先保障公共利益、符合更新目標等。
李光全委員認為,報告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充分考慮了青島實際。“和其他城市相比,青島的城市更新具有自己獨特的市情、區情,所以報告中對歷史城區的更新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他說,從歷史城區的更新看,青島的更新必須要促進歷史文化保護、業態重塑、基礎設施建設、整體環境提升緊密結合,創新機制運行、招商運營、科技賦能、要素保障等路徑措施,在傳承歷史文脈、激發老城區活力中立標桿、樹樣板、建典范。一是更好統籌城區歷史功能與現代功能,在“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中”著力完善城區功能、補齊公共設施短板,推進信息基礎設施覆蓋,加快軟硬結合的指揮交通場景落地,發揮歷史城區“一體化”智慧平臺作用,提升精準化、精細化城區管理數據支撐,整治提升老城區道路,優化城區行車、停車條件,充分利用邊角地和拆違區域空間開展口袋公園、廣場和微綠地建設,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二是在“加快加快新業態”上更好統籌傳統產業重塑與新興產業植入,著力完善產業功能、精準業態導入。以著力解決歷史城區活力不足問題為目標,堅持規劃引領,圍繞已征收房屋的修繕利用加強業態策劃和產業招商,明確具體片區產業特色和功能定位;多渠道、全方位對歷史城區展開整體宣傳推介,提高歷史城區的知名度,切實提升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薛錚委員:
加速打造先進半導體產業集群
報告原文:
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壯大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等新興產業規模,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薛錚委員
“既有前瞻性、又充滿實干風”,是大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薛錚委員對于政府工作報告的評價,這讓他對于青島未來一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尤其讓他感到興奮和期待的是,報告中提到了他最為關注的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引起他的強烈共鳴。報告提出要“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壯大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等新興產業規模,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其中關于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的發展,與他此次帶上會的提案不謀而合。
薛錚委員說,近年來,國家對集成電路非常重視,政策持續加碼。為鼓勵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國務院先后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和科技計劃,推動國內自主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集成電路成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點領域,支持戰略性前瞻性技術發展。“目前,隨著青島市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半導體產業方面實現較大突破。”他說,根據市發改委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青島已落戶項目涵蓋設計、制造、封測、材料等領域,產業鏈條初步形成,全市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共111家。從區域分布看,基本形成以西海岸新區、嶗山區、即墨區為核心,帶動城陽區、萊西市、高新區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青島市大力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發展,已落戶項目涵蓋設計、制造、封測、材料等領域,初步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但也要看到,青島市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高端芯片、基礎軟件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還比較缺乏,芯片制造開發與產業化關鍵技術體系尚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型領軍企業數量較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招引和培育等方面仍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薛錚委員說,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壯大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規模,正是表明了青島市政府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決心。
對此,薛錚委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要打造“千億計劃”半導體產業集群,堅定不移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以及“一群一圖”、“一群一制”、“一群一策”。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快速成長為1000億級集群。要加快構建優質企業梯隊培育路線圖,針對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固鏈、補鏈、強鏈”行動,深入挖掘產業集群中的隱形冠軍企業,形成以上市企業為引領,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為骨干,創新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企業梯隊。同時,加快組建一批高端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深入推進集成電路半導體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在政策和人才引育上,優化產業政策,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王明剛代表:
青島擘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
報告原文:
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堅持科技引領、產業帶動,加快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等“五個中心”,努力在經略海洋中走在前列。
王明剛代表
深入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推進抗腫瘤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和產業化。
圍繞“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青島正對標國內外一流海洋城市,強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將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2023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青島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優勢,也正在利用這些優勢加快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等‘五個中心’建設,目前也已經在經略海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總裁王明剛代表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將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非常振奮。
“尤其在報告中點出了深入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推進抗腫瘤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和產業化,更讓我們感到了市政府在這方面的用心。”王明剛介紹,近年來,青島市日益注重海洋領域發展,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海洋藥物發展和海洋人才激勵政策,如《關于支持“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實施意見》,在創新海洋藥物研究、平臺建設、產學研合作、基金設立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2022年12月20日,由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免疫抗腫瘤海洋一類新藥“注射用BG136”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這是國際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免疫抗腫瘤海洋多糖類藥物,擬應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治療。“這是“藍色藥庫”開發計劃的一項重大進展,這也是青島市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成果。”
海洋產業發展是青島市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具體到海洋醫藥的深入發展方面,王明剛代表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搭建“產學研政用”平臺,整合資源,全力支持海洋藥物的發展,打造青島市海洋藥物研發生產高地,同時出臺專門針對海洋大健康產業的扶持政策,要雪中送炭,即從項目立項就開始,直至生產上市全程扶持,而不是上市以后再給予獎勵或補貼。
“21世紀是一個向海洋要藥物的世紀,海洋環境特殊,高鹽、高壓、少光,海洋生物種類繁多,結構特異,其中孕育著巨大的醫藥寶庫。”王明剛表示,從細分領域來看,我們還可以在海洋藥物、海洋特醫食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醫療器械等方向進行深入的挖掘,將海洋產業做細做強。
“當然,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海洋醫藥這一個方面的發展,正如報告中指出的,需要提升海洋科技競爭力、壯大現代海洋產業、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等全鏈條的齊頭并進。”眾所周知,青島集聚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海洋及相關產業門類中的34個行業在青島都有布局,引領了我國五次海水養殖產業化浪潮,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交通運輸、海水淡化、海洋漁業等方面居于全國領先水平。
王明剛堅信,經過扎實的推進,在不遠的將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成為青島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張玲玲代表:
推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報告原文: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持續用力。開展鄉村振興發展行動,持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張玲玲代表
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開展“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
“29日上午聽取了市長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說,過去的一年,成績伴隨艱辛,勝利迎接汗水。在謀劃2023年工作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是一份催人奮進的好報告。”青島俊利昌盛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玲玲代表深有感觸。
報告中提到2022年青島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增收,克服春旱、夏汛、秋澇等不利影響,全年糧食總產穩保307萬噸。”張玲玲代表認為,這一成果,契合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要求,也符合《青島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的“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為目標,力爭青島農民富裕富足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
報告強調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持續用力,張玲玲代表的建議與這一點正好相契合。“結合青島市實際情況,我建議青島市以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對五沽河流域進行統籌規劃、統一整治,建設高標準水肥一體化設施,真正實現旱能澆,澇能排,使萊西、即墨沿河區域率先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針對以上情況,張玲玲代表建議由青島市政府牽頭,改變為治水而治水的規劃理念,把五沽河流域水域治理與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規劃相結合,與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對五沽河流域進行統籌規劃,對河道進行疏通、漿砌,補齊農村基礎建設短板;在五沽河與大沽河交匯處設計建設攔河壩,防止大沽河洪水倒灌入五沽河。
“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以及把農業種業方面發展作為重點研究方向。”張玲玲說,他們現在打造的示范片區下一步打算和國家級的科研院所合作,通過科研院所的落地,由他們提供技術支撐以及土地資源,讓種業有特色、有質量地發展。
萊西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單位,“下一步我將以此為鍥機,結合我們即將建成的糧食數字農業產業園的落地,國內首家大田區域無人化農場建設的應用,讓數字賦能未來農業。”
張玲玲代表表示,以他們示范片區5000畝土地為例,每年可為農民增收20%,每年不僅有固定的收益,年底還有相對應的分紅。對于村集體而言,每年可為6個村的村集體收入增加50萬元,“我們將利用全產業鏈數字化推動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報告中還指出開展“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張玲玲代表認為,“鄉村振興合伙人”一定是參與到鄉村農業發展的一份力量。她很看好現如今新媒體平臺的直播帶貨。“合伙人可以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說在抖音上比較活絡,能夠幫助老百姓帶貨,實實在在地解決農產品銷量問題。”在他看來,鄉村振興合伙人需要一些新鮮血液的加入。“我覺得肯定要有新生力量的加入,才能把鄉村振興真正地提升一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