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啟動。記者走進城鄉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校園、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進行蹲點采訪,宣傳各地各部門學習貫徹黨...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丨住院不花一分錢,抱團發展共同富裕!看,莊扶新村的幸福生活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我現在感到特別的幸福和自豪。”今年60歲的趙洪美臉上時不時就會浮現出抑制不住的笑。作為萊西市沽河街道莊扶新村村民,她和家人已經過上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勞有所得、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的幸福生活。
從破舊小民房到集中居住的社區樓房,從村辦小企業到全國食品工業十強,莊扶新村村企共建,走上了企因村興、村以企旺的統籌發展之路,去年新村村集體收入達到950萬元。新村黨組織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萊西市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工作要求,結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等重點工作,不斷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
住院不花一分錢
整齊排列的小洋樓、長勢茂盛的行道樹、寬敞嶄新的足球場以及平坦整潔的街道……雖是初冬時節,但萊西市沽河街道莊扶新村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
11月28日下午,趙洪美像往常一樣去接在九聯小學上學的孫女放學,學校離家步行只需10分鐘。每次放學后,她都會陪孫女在中心廣場玩耍一會,然后再回家吃飯,“現在的生活很愜意。”趙洪美說。
趙洪美(右二)帶著小孫女在中心廣場玩耍。
住在130多平寬敞的樓房里,享受著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這是趙洪美多年前想象不到的。今年60歲的她已經從村企九聯集團退休,老伴也已從九聯退休,兩人的退休金一共3000多元。兒子、兒媳婦也都在九聯上班,工資加起來小一萬。兩個孫女也都在九聯中學、九聯小學上學,而婆婆則住在老年公寓里,公寓也是九聯投資建成,60歲以上的村民免費住。在莊扶新村,像趙洪美這樣生活美滿、并受益于鄉鎮企業的村民非常多,全村85%的村民在九聯集團就業。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后莊扶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黨組織腰桿子硬了,也踐行總書記“共享”的發展理念,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現在村民們過上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勞有所得、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的幸福生活。
“前幾年我得過一場病,住院了,新農合報銷之后,村里把我剩下的醫藥費全都報銷了,最終我一分錢也沒花。”趙洪美說,當時她心里感到無比幸福。
除此之外,村里還會給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費。65-70 歲老人每月發放200元,71-85歲老人每月發放500元,86-99歲老人每月發放600元,百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1000元。
趙洪美和她的廣場舞隊
抱團發展共同富裕
能讓趙洪美們過上幸福生活,源于莊扶新村“發展村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路子。
莊扶新村于2019年5月成立,由八個自然村融合而成,現有2183戶,6697人。老莊扶是村企共建,現在,莊扶新村區域內共有11家大型企業和社會組織。新村黨委建立了共建議事會,把這11家單位融合起來、抱團發展,新村幫企業,企業也幫新村,共同發展,增加新村集體經濟收入。
說到村企,就不得不提九聯集團,在黨支部的堅強指引下,九聯集團已經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100多家生產企業,1.2萬名員工,年銷售額80億元以上。全村85%的勞動力在企業工作,這個土生土長的鄉村企業,真真正正成了莊戶地里飛出的“金鳳凰”,也帶到村里其他企業共同發展。
郭曰忠今年60歲,是后莊扶村面粉廠廠長,這家1978年開建、1980投產的面粉廠至今已經有42年歷史,目前年產面粉量近500萬斤。
“我們的面粉一半供九聯集團,剩下的做我們自己的品牌“莊扶面粉”供應市場、為村民發福利等。”郭曰忠說,每年中秋、過年等節日,他們都會給村民發面粉,“我們的面粉沒有添加劑、麥香味純正,大家都非常喜歡吃。”郭曰忠介紹,去年面粉廠利潤達150來萬,“所有盈利主要是為村民服務,比如員工工資、村民福利等。”
莊扶新村黨委書記王希科介紹,為了進一步發展村集體經濟,新村成立后,街道黨工委根據新村產業特點,規劃了三個園區:北面是現代農業發展區,中間是創意田園休閑區,南面是食品產業集聚區,新村集體經濟發展全面起勢。
共富公司促共富
今年以來,為推進新村整體提升,新村又注資成立了共富公司,堅持基因紅色、權屬集體的發展方向,進一步統籌新村資源,規劃通過參與產業振興、鄉村建設、資產運營,做大做強共富公司,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雙增收。
共富公司通過積極融入三區聯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一方面針對現代農業發展區和食品產業集聚區的用工需求,培育新型農民,進行勞務輸出。”王希科舉了個例子,比如,在現代農業發展區,新村跟廣大果蔬合作社合作,建設一產種植基地、二產加工車間和郭旺莊尾菜加工車間,優先使用共富公司提供的勞務人員,公司每年大概能有30萬的收入,同時,村民可以到加工車間工作賺錢,達到老百姓和集體雙增收。
另一方面,在結合創意田園休閑區規劃,共富公司把片區內的民俗、垂釣、農家宴、花海等項目進行整合,打造成一條經典線路,通過運營門票、加盟店、餐飲等事項,收取相應管理費,每一部分都有收入,讓村集體和村民有穩定持續的收入。
“以前的鄉村建設,以上級投入為主,村莊處于被動地位,但市場化也不是萬能的,有時出現錢花了、事辦了,群眾還不滿意的問題。我們共富公司堅持公益性、服務性的原則,主動承接美麗鄉村建設、綠化養護、環境衛生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群眾關注度高、利潤不大的項目,自己村的人干自己的事比較上心,這樣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又降低了后期養護成本。”王希科說,比如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環衛公司在清運垃圾時只管運輸,不管周邊散落的垃圾,村民對此有所怨言,共富公司可以組織人手把這些邊角疙瘩活接過來,提高了村莊整潔度,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
王希科介紹,莊扶新村優質資產較多,既有“萊西會議”備選觀摩村的軟資源,又有門面房、土地等硬資產。對這些資源,以前我們只會出租門面房,收益也不高。現在,有了共富公司,我們將在外的年輕人才引回村莊擔任職業經理人,發揮他們懂市場、善經營的優勢,對新村資產進行優化配置、市場化運營。比如,街道黨工委計劃在新村建設深化拓展“萊西會議”經驗研學示范點,包括打造一個村史館、一個黨員干部實訓點,打造兩天兩夜的同吃同住同勞動學習路線。經過爭取,項目建成后,將交由共富公司運營,通過提供培訓、食宿、到企業實訓等服務,增加共富公司收入。
風清氣正鍛造班子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領導班子的堅強領導,后莊扶村有著深遠的黨建文化歷史和光榮傳統,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他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鍛造班子隊伍。
后莊扶富裕、文明的創始人王順壽,從1961年擔任村書記,到1991年共在任30年,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他的理念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帶領大隊統籌規劃,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改造了1000多畝鹽堿澇洼土地。帶領黨支部一班人先后建起村辦磚瓦廠、面粉廠、罐頭廠、養雞場等多個村辦企業,1990年,全村總收入達到894.4萬元。
“60年來,后莊扶村之所以發展得好,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好支部,雖說支部書記到我這換了三代,但老書記確定的‘勤儉持家,發展集體經濟,帶動老百姓共同致富’這一意志從未改變。”王希科說,現在的莊扶新村黨委也傳承了這個意志,總結了“三個一”工作法,就是開好一個會、織密一個網、管嚴一個章。一個會我們開了60年,每天早上“兩委”干部開碰頭會,雷打不動;按照干部包片、黨員聯戶的方式,劃分72個微網格,設置黨員中心戶進行網格化管理;使用遠程聯網電子印章機,方便老百姓辦事。
“我們村能發展得這么好,領導班子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四個字‘風清氣正’。”今年78歲的老村主任王振芝說。干主任12年的他,2002年退休,“我退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樓房正在建,現在我自己就住在樓房里,真是無比的幸福。”王振芝說,鄉村振興讓老百姓切切實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現在,新村一體化運行也步入正軌,街道選派優秀的年輕干部擔任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兼新村指導員。楊曉,1988年出生,是新村的黨群服務中心主任,“他工作有創新有方法,幫我們解決了不少困難。”王希科說,目前,街道將人社、醫保、衛健、民政等6大類、43項服務事項下沉到新村黨群服務中心,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群眾辦事再也不用跑到街道去了,辦事距離由10公里縮短到3公里,新村的工作做得好了,群眾也更支持他們的工作了。
要說支持“兩委”工作,趙洪美當仁不讓。除了是黨員、樓長,同時她還是莊扶新村廣場舞隊長,每到傍晚,少則30余個人,多則上百人,居民們不約而同來到中心廣場跟隨趙洪美一起跳廣場舞,“廣場舞除了有利于身體健康,同時還能讓我們切實感受到這種村民團結、和諧美好的溫暖氛圍。”趙洪美說大家都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