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
過七夕吃餑花兒,熱火朝天烙餑花兒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陸金星
七夕節的民間習俗很多,在我們青島,很具代表性的就是烙“餑花兒”。8月3日,距農歷七夕還有一天,王哥莊街道何家社區饅頭一條街上,各家饅頭店都在忙著烙餑花兒。在何京華的鴻福裕饅頭店內,一家人正在繁忙勞作,何京華七十多歲的老母親也下手幫起了忙。
餑花兒
金黃色的餑花香甜誘人。
”這幾天饅頭都顧不上蒸了,全家上陣做餑花兒,一天光制作餑花兒就要干面上千斤。我們這里的習俗就是七夕吃餑花兒,以前都是家里老人手和面做了用大鐵鍋撥熟,那時候都是孩子最美味的零食了,現在我們使用烤箱烤制,用特供面粉和山泉水和面,再加入雞蛋和糖,出來的味道香甜可口。”何京華介紹。記者現場看到,由于工作車間溫度高,何京華一家人干得熱火朝天,滿臉都是汗。大家每人一個不同圖案的榼子,把和好的面分成小面團,然后把面團放到榼子里,摁平后卡出來,知了、金魚、燕子等造型各異的餑花就做成了。放入烤盤送入烤箱,一會顏色金黃、味道香噴噴的餑花兒就出爐了。
一個個手工制作出來的餑花。
據了解,餑花兒的起源源于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傳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同情牛郎與織女的凄美愛情,每年七夕她都會做一種精致的小點心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后來玉帝被感動,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然后不少女孩子都開始模仿小巧,在每年的七夕制作形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這種點心就被稱為“巧果”,也就是餑花兒。傳說吃了餑花兒的男孩聰明,女孩心靈手巧。對于餑花兒傳承到底有多少年,王哥莊街道當地的老人也說不上來,但在當地每年七夕前,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吃餑花兒祈福。
臨近七夕特別忙,七十多歲的于大娘幫忙一起制作。
加入白糖、雞蛋和面。
用榼子制作的餑花,有知了、金魚等造型。
和面加入雞蛋。
葫蘆造型的榼子。
于大娘正在制作餑花。
制作好的餑花放入烤盤,等待烤箱烤制。
烤箱內烤好的餑花顏色金黃,散發著香氣。
噴香出爐。
剛出爐的餑花需要涼一下。
熱騰騰的餑花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