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委員葛振:推動青島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半島全媒體記者 鮑福玉
根據《青島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遠景目標有關要求,到2035年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設要取得顯著成果,基本建成青島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
“建設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二是要集聚金融發展元素。”青島市政協委員、民盟青島市委金融委員會委員、青島城投集團業務經理葛振表示,山東省經濟總量位列全國前三,而青島市作為山東的經濟龍頭,近幾年來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在存貸款的增量、稅收的貢獻等方面都呈現較快增長趨勢。同時,青島具備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產業發展優勢、人才優勢、國際貿易優勢、交通優勢等現實條件。
葛振表示,青島應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把建設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作為青島重要任務和發展目標。而具體實施則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全市場覆蓋的資產配置體系。依靠創新驅動,利用全球的戰略布局優勢,構建內外協同的全球資產管理網絡和信息網絡,打造境內外、多幣種、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的資產配置體系。?二是?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發揮好中國在綠色金融市場規模巨大、政策體系成熟等方面的先行優勢,參與和引領綠色金融相關領域國際合作,主動提出綠色金融國際話題探討,積極參與國際間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構建。三是以金融為引領建設智慧城市推動金融聚集區建設。借助金融企業支付結算、普惠金融、科技網絡優勢打造智慧政務線上平臺,優化營商環境。通過電子社保卡等介質,借助金融企業科技優勢,推動普惠金融服務業務發展,加快金融服務下鄉,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以服務青島實體經濟為根本出發點,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多渠道投資融資引資,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加快金融聚集區建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入駐,盡快形成集聚效應。
四是打造國際金融人才新高地。加大對專業人才和高級人才的引進力度,鼓勵產學研相結合,鼓勵金融教育與國際接軌,建設金融人才培養基地,優化人才環境,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到青島創新創業。 ?五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生態體系。抓住自貿實驗區建設機遇,在跨境人民幣借款、跨境人民幣結算、本外幣雙向資金池、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等方面,升級銀行機構、金控類平臺公司的金融服務和金融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