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聚焦丨永遠差一刀,大數據殺熟……清朗行動讓算法推薦告別“野蠻生長”
原標題:半島聚焦丨永遠差一刀,大數據殺熟……清朗行動讓算法推薦告別野蠻生長
日前,隨著《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及中央網信辦牽頭開展“清朗·2022年算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等監管措施逐漸完善,近年來困擾互聯網用戶的瘋狂且精準的 " 個性化推薦 " 的現狀得以改善。
雖然各大平臺根據規定紛紛推出關閉算法推薦功能,但" 天下苦算法久矣 "!用戶想要真正關閉這項功能,在實際操作上卻還有許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用戶被平臺算法算計?
互聯網用戶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些十分典型的情況。
在網上搜索或者網購了某款產品后,馬上會在不同的平臺端口看到相關產品的廣告信息;跟朋友聊天或瀏覽點贊了某些信息后,同類型的內容或產品廣告就會撲面而來。
這些基本上都與 " 個性化推薦 " 有所關聯。這其中長期涉及到 App 對于用戶信息、數據、隱私等內容過度收集的爭議。
久而久之用戶也會困于算法圍城中,接收到的各類推送內容都被算法所精準掌控,始終被某幾類特定內容所 " 綁架 ",從而被眾多網友怒噴為 " 人工智障算法 "。
" 我買過一次馬桶刷,我就要一直買嗎?"一位消費者實在難以忍受一打開購物平臺就是廁所用品的推送信息。
推薦算法從誕生之初便存在爭議,對于用戶喜好的過分迎合,可能會導致用戶長期接收單一種類的信息,形成所謂“信息繭房”。而企業對商業化的過度追求,則可能導致大量用戶特征被濫用、用戶利益被侵犯。
有調查顯示:
六成民眾認為自己的信息在數字環境中有泄露的風險。
近七成人感到自己的喜好和興趣等隱私問題被算法“算計”。
近五成公眾表示在算法束縛下想要逃離網絡、遠離手機。
近七成公眾表示“我擔心賬號和個人信息泄露”。
五成受訪者擔心“下載的手機客戶端(App)不安全”。
近七成公眾表示“我擔心賬號和個人信息泄露”。
永遠差一刀的“砍一刀”
相信每個人都收到過來自家庭群、同學群、微信好友發送的助力、砍一刀等鏈接。
或礙于情面,或抱著“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動動手指說不定就能賺錢。”的想法點開鏈接。對于這樣的積極響應者,系統往往會變本加厲不斷對其推送助力領現金、砍價免費拿之類的信息,消費者花精力拉人頭拉流量、平臺付一定的金錢作為獎勵補貼——即便在這樣一個似乎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之下,一些平臺也時常不按章法出牌。
就拿某平臺助力提現為例,參與過的用戶都有過類似經歷:不斷提醒邀請兩人就可以提現成功,結果邀請了一個又一個,隨著拉的人數增加,距離成功提現相差的額度也逐漸變成了差0.1金幣、0.01金幣、0.1鉆石、0.01鉆石……一環套一環,不僅小數點后的位數變了,計量單位也變了,就是不能提現,一直提醒用戶再邀兩個好友。
有網友在成功邀請110位用戶助力后,自己的手機頁面上卻顯示僅有30位用戶助力,有一大半成功邀請的用戶并沒有被系統承認。
在此期間,很多用戶在不知不覺中,花去大量時間去分享、邀請親朋好友,也變相成為了這些平臺成本低廉的“地推員”。
大數據算法下“殺熟”頑疾仍存
一些經歷了拉新、助力的消費者,在成為老用戶甚至付費用戶后發現,自己并沒有從層層嵌套的算法中逃離出來,而是進入了新的算法“魔咒”。
同一款商品或同一家酒店,老用戶下單比新用戶貴,甚至付費VIP會員下單比普通用戶貴,這些在傳統商業時代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情景,在當下屢屢發生。
盡管我國相關部門對“殺熟”問題屢屢發聲,各平臺飄忽不定的算法機制仍讓用戶感到“任人宰割”。北京市消費者協會3月1日發布的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82.37%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普遍存在;在對16個平臺進行的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14個樣本新老賬戶的價格不一致。
關閉算法推薦,平臺們在“躲貓貓”?
3月1日正式實施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中,要求APP在顯眼位置設置關閉個性化算法推薦按鈕。抖音、拼多多、微信、微博、知乎、小紅書等App 開始按照監管要求,上線算法關閉鍵,允許用戶一鍵關閉“個性化推薦”。
如今,規定出臺一月有余,用戶在實際操作中卻發現,想要關閉這些個性推薦并不容易,需要用戶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去“探索”。
據體驗,大部分平臺關閉個性算法推薦需要5步,有的多達7步。與頁面中位置顯眼的“開通會員”“商城”等服務形成鮮明對比,這項功能一般隱藏在“隱私設置”菜單中,在操作過程中,用戶稍微不注意,極容易錯過或找不到。
《規定》中明確寫道,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簡單理解,這里的“便捷”除了保證“一鍵關閉”,還應保證關閉鍵在顯眼位置,方便用戶尋找。而不是像目前部分平臺一樣,玩起了“套娃”游戲和“躲貓貓”游戲。
建議:平臺應以簡化方式公開算法細節
對于平臺來說,用戶一旦選擇關閉算法推薦,勢必會影響其廣告精準推送、商家廣告投放等,但為了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推動信息服務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平臺必須有所舍棄。
業內人士建議,要加強電商平臺的責任和擔當。首先,需要強化電商平臺算法規則的透明度,除了對算法進行備案外,還要向用戶公開算法細節,平臺可以以簡化方式將其算法細節告知用戶。
同時,還要強調用戶對算法的授權,要明確用戶知情權、同意權,也要給予用戶拒絕權和刪除權。相關部門要打通用戶投訴渠道,若用戶對推薦算法有合理懷疑,要有可投訴的部門,這個部門需要具備必要的技術能力,能夠解析算法、回應用戶。同時,平臺也應放棄“萬一用戶想不起來關閉”“萬一用戶找不到”的僥幸心態,放棄用算法算計用戶的心態,既然讓用戶做主選擇了,就不妨光明磊落些。
半島新聞客戶端綜合整理 素材來源:封面新聞、中新經緯、視覺中國等
- 聚焦“銀齡”權益保護 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安愉人生”助力養老金融
- 電影《喬妍的心事》釋出“姐姐”角色預告,命運滿目瘡痍她們野蠻生長
- 半島聚焦丨經濟數據三季報持續發布,釋放了哪些信號?
- 《經濟日報》頭版聚焦:山東棗莊新能源產業加速成勢
- 半島聚焦丨有一種假期,叫“國慶”!用“最青島”的方式,打開節日眾生相
- 半島聚焦丨樓市“這次不一樣”!50余城出臺市場優化政策,住建部最新公布→
- 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整治違規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專項行動
- 半島聚焦丨熱搜第一!中國飛機炮火中逆行撤僑,和《戰狼》場景類似,祖國永遠是你的后盾
- 三倍還是兩倍?國慶加班工資算法來了
- 半島聚焦丨這是我們的“儀式感”!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青島滿城盡是“中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