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出席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和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住青省人大代表和住青省政協委員抵達濟南各住地,向大會報到。這也意味著,“兩會時間”正式開啟。過去一年,代表委員們深...
半島全媒體記者直擊兩會丨省政協委員婁雷受聘“特約記者”,大會發言為“雙減”獻出金點子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劉笑笑 李曉哲
為了讓社會各界更全面、更深入了解會議情況,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期間,有10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界別的省政協委員收到了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新聞組的特約委員記者聘書。1月24日,記者采訪了住青省政協委員婁雷,聽他講述自己如何以特約委員記者的視角觀察兩會、記錄兩會,傳遞履職聲音,講述身邊故事。
擔任委員記者記錄履職好聲音
既是委員,又是記者,這種特殊的雙重身份讓青島樂學優能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主編婁雷感到很新穎,同時又深感多了一份責任。“我雖然之前在網絡媒體工作過,對采訪并不陌生,但是以委員的身份擔任記者,又要以記者的視角來記錄兩會,這樣的體驗還是第一次。”為此,從報到收到特約委員記者聘書那一刻開始,婁雷就開始觀察兩會,積極與身邊的委員們溝通交流,以更好地記錄、傳遞履職好聲音。
婁雷委員所在的界別為教育界別,用他的話說,都是來自教育領域的專家、高手,“每位委員提出的建議和觀點都非常有深度、有建設性,內容涉及高校產教融合、職教新高地以及‘雙減’等。”婁雷說,大家帶上會的這些提案,都是廣大群眾關心的民生熱點,而且都提到了“點子”上,有不少委員帶上會的提案不只一兩件,這背后必然需要委員們“沉下去”。
“只有有了深入調研,才能寫出高質量提案。提案工作不能是政協委員從事什么工作就只提哪個領域的建議,一定要發揮凝聚共識的作用,要到一線生活中去收集社情民意。”婁雷在采訪一名委員時,對方感慨道。
提案反映的都是民生期盼,提案辦理則是回應民生關切,讓建議真正落地。“委員們表示,非常希望參加由承辦部門、提案委員和政協有關部門共同參加的面對面協商會。這樣可以坐在一起進行討論,提出到底該怎么解決,通過什么辦法解決。這樣,就使得提案真正發揮了反映民意、解決問題的作用。”婁雷說。而他也以《用“工匠精神”提高提案質量》為題,撰寫了自己“上任”委員記者后的第一篇報道。
首篇報道在山東政協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后,讓婁雷信心倍增,“今晚我還要當一把主持人,主持民聲連線活動,到時候再好好采訪一下做客的委員,讓他們談談自己是如何履職的。”婁雷說,在認真履職的同時,自己還會繼續記錄好兩會,傳遞好兩會好聲音。
大會發言,為“雙減”獻出金點子
用事實說話,用“工匠精神”撰寫提案,這也是婁雷委員盡心履職的真實寫照。此次上會,他帶來了一份關于“雙減”的提案。值得一提的是,1月24日下午,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山東會堂舉行全體會議,婁雷與其他14名委員分別作大會發言。他發言的題目就是《用“加法”思維做好“減法題”》,為做好“雙減”工作獻出金點子。
“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一號工程’,‘雙減’帶來了教育改革的春風,爭先恐后進‘班’、千軍萬馬上‘班’的景象,已成為人們的記憶。春風化雨方能潤心田,‘雨’在哪里?如何‘化雨’?難在何處?”發言一開始,婁雷委員就一連用三個問句直指“雙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隨后,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回答好這份‘政治答卷’‘民生答卷’‘改革答卷’,不僅要在‘減’上下功夫,更要在‘加’上做文章。“
婁雷委員分別從優化課程設計、減輕教師負擔、推進家庭教育指導以及改革考評體系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校園是教學的主戰場,提升育人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學校責無旁貸。”婁雷建議要把“主餐”做香,堅持向課堂要效能,優化教學方式,采用“雙師模式”提升課堂的互動性、靈活性,用“互聯網+”賦能教育教學,推動智慧校園建設;發揮教研支撐作用,鼓勵跨區域跨學科跨學段的多元化教師線上教研活動,形成一批“經得起考驗,有必要推廣”的創新教學法,努力讓學生在課內學得好、學得“飽”。
同時,他建議把“配餐”做活。“引入作業設計新模式,依據學生學情分層進行作業安排,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建立課后服務線上線下矩陣,用好學校資源,引入第三方機構,加快完成課后服務全覆蓋,以形式新、內容實的校園閱讀、藝術拓展、體育鍛煉等,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在減輕教師負擔上,婁雷則建議推動教師減負從“減了多少”向“減出什么效果”轉變,多措并舉重構教育資源庫,豐富課件、音視頻等授課素材,緩解教師備課壓力。推進“教師職業幸福課”建設,嘗試建立“20年班主任”制度,對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線教師,給榮譽給待遇,讓“雙減”成為激發教師內驅力、創造力的新契機。
同時,他建議在推進家庭教育指導上加力。建立完善先進家庭教育理念普及體系,加快家長會的創新升級,支持開展特訓營,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論壇活動等,提升家長育兒能力。
除了學校、老師和家長,婁雷還對考評體系改革提出建議。“應完善學生成長檔案,讓綜合素質評價更加真實有效;賡續改革先鋒傳統,在中考階段積極探索實施多元化錄取模式,減輕學生應試化、競技化壓力;大膽探索高考政策解讀‘關口前移’,面向初中生及家長正確解讀升學政策,減輕其心理壓力,幫助確立學業目標。”他說。
為民發聲,歷時兩個月精心調研
當天大會發言,婁雷委員用時只有6分鐘。幕后,這份高質量的提案,卻是他深入調研兩個月的結晶。
“由于我是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所以平時跟學生、家長和老師打交道的機會非常多。‘雙減’政策落地后,學生、家長、老師都非常關心,大家也會有一些困惑,所以我就決定認真調研,履行我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的職責,建言獻策,為民發聲。”婁雷說,在調研過程中,他在老師、學生以及家長中做過廣泛的問卷調查及征求意見,發現大家對于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都很贊成,但是伴隨而來的也出現了一些困惑和焦慮。
“比如說,在調研中有很多家長會反映,自家孩子期末考試取消了,一下子失去了參照系,不知道如何評價孩子的學習成果,但是未來中高考的人才選拔規則沒有改變,這就讓很多家長沒有安全感,甚至產生焦慮感。”婁雷說,“雙減”后時間多了、課業少了,怎么辦?怎么干?
此外,婁雷調研發現,“雙減”背景下,隨著“課后服務”“延時放學”的展開,老師也有壓力。“晚上6點下班,8點回家,9點備課,11點休息成為常態。”婁雷說,除此之外,老師在評定學生學習成果時,也出現了顧慮,“生怕一不留神踩了紅線,被家長誤以為排名或者測試。”
通過一線深入調研,深究細挖,傾聽到最真實的群眾心聲后,婁雷也與省市區三級教育主管部門進行了深度溝通,最后形成了這一條高質量的提案。“前前后后有七八次較大幅度的調整修改,小幅度的修改更是不計其數。我希望能夠找到真正的痛點所在,能夠真正為民發聲,為發展建言。”婁雷說。
- 直擊越秀地產2024年報:北上廣銷售火爆、現金儲備超500億
- 人民日報記者直擊山東團開放日:信心和底氣從哪里來?
- 開心消費過大年| 直擊青島“國補”!工作日里買手機的排了100多號
- 半島記者直擊兩會丨山東進入“兩會時間”,住青省人大代表和住青省政協委員向大會報到
- 低空經濟調查②丨半島記者直擊青島造eVTOL新年首飛
- 新春走基層|黃海深處漁汛來——冬日直擊深遠海三文魚豐收
- 半島V視|2025春運首日現場直擊,回家就是這么歡樂
- 現場直擊!魯遼省際、蓬長陸島客運船舶開展應急演練
- 直擊救援|已開始搭建板房進行災后安置,救援已飽和勿擠占生命通道
- 視頻直擊!驢友冬至爬山從巨石跌落,救援隊冒風雪4小時抬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