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將至,萬象更新。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十四五”時期的關鍵之年。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齊魯大地處處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洋溢著幸福與喜悅,人們步履堅定,一起向未來。
新春走基層|一塊土坷垃的“博士護理隊”
1月14日下午,濰坊科技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山東省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精準栽培方向負責人張敬敏,鉆進濰坊科技學院實驗基地一座大棚。棚內一塊塊試驗小區內裝著水分滲漏儀、水鹽監控設備,棚間立柱上懸掛著化肥、有機肥等處理標識。張敬敏拿出水鹽檢測儀,放進預埋的水鹽監測管道,探測儀通過手機藍牙連接的軟件顯示著10厘米、30厘米厚土壤的含水量、電導率。這樣的測試,張敬敏每周操作兩次。
這里正在進行的是“環渤海設施農業土壤連作治理修復技術模式”聯網定位試驗。2020年6月,濰坊科技學院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沈陽農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省農科院等高校和院所合作,在5省落地6個試驗點。山東的試驗點由濰坊科技學院承擔。
記者注意到,大棚分成21個試驗小區,每個小區對應著化肥、有機肥、化肥+有機肥+秸稈、化肥+有機肥+改良劑等7個不同處理方式,每個處理方式占3個小區。
張敬敏要帶領團隊全程觀察作物長勢、開花、結果等過程,產量按小區統計。拔秧后取土,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他們要在0到20厘米、20到40厘米、40到60厘米的不同土壤深度分別取樣。小區內裝著滲漏裝置,灌溉水過量時,底層的滲漏裝置就可以收集到滲漏液,可以及時調整灌溉水量。
環渤海設施農業土壤連作治理修復技術模式聯網定位試驗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溫室土壤的退化和連作障礙問題,開展土壤退化及修復機制、水分養分運移及環境效應、蔬菜高產優質生理生態機制研究,從而實現環境生態、資源高效利用與作物優質高產協調。
“我們研究的預期是,形成以設施土壤可持續利用為核心,以水肥高效利用、蔬菜高產優質調控、蔬菜秸稈農業資源化利用為關鍵技術點的管理技術新模式,為設施蔬菜產業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張敬敏說。
試驗大棚的管理人員高學永,每天都在記錄本上詳細記錄當天的灌溉、施肥、管理情況。一個試驗階段結束后,記錄本就被張敬敏團隊收回。
“我不懂老師們進行的試驗,但按他們要求種出來的番茄是沙瓤的、酸甜可口的,黃瓜是綠瓤的、發甜的。這樣一比,市場上好多番茄、黃瓜的口味淡沒味道,遠遠不如這里的好吃。”高學永說,如果菜農都像老師們這樣種蔬菜,肯定安全又好吃。
在張敬敏土壤肥料研究團隊中,有6人為博士,1人為碩士。2020年,他們申請并獲批了濰坊市設施土壤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
研究土壤離不開對水肥的管理。在另一座試驗棚內,正在測試一臺智能水肥一體機。這臺機器由張敬敏團隊與濰坊科技學院研究智能機械的張建明老師聯合研發。210盆盆栽試驗的水肥管理,常規人工條件下,需要2-3個小時完成。而使用這臺水肥一體機,觸摸屏上設置好水肥用量,一鍵操作,就能按次序自動實現每盆精量施肥澆水,3分鐘內完成。“研究土壤需要多學科合作,學院里的好多資源優勢互補,給研究帶來極大便利。”張敬敏說。
扎根蔬菜之鄉,服務地方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濰坊科技學院的辦學宗旨。張敬敏團隊近5年共承擔了20多項橫向課題。不同的施肥對土壤改良有啥作用,張敬敏相信三五年做出的數據更有說服力,到時他們會選出一個綠色安全、改良效果好、蔬菜產量相對穩定、百姓能接受的一種土壤改良模式。
在田間試驗的同時,張敬敏團隊正在推進壽光市土壤檔案館的建設。土壤檔案館就是封存土壤的“前世今生”,將沉淀在土壤中的人類生產生活信息保存下來,讓土壤見證農業的發展歷程,為農業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最可靠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