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史學習教育中,嶗山區始終堅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各...
我為群眾辦實事丨名醫下鄉、專家號只花一塊錢、“紅馬甲”醫療隊上門……嶗山基層醫療這樣解決看病難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相對偏遠的農村,沒有大醫院,怎么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近日,半島記者在嶗山王哥莊、北宅等街道采訪了解到,為解決基層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嶗山區以及各街道出政策、出錢,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能看上名醫、能有綠色轉診通道去大醫院動手術,有適合的中醫治療,有上門提供免費服務的“紅馬甲”。
名醫下鄉,掛專家號只花一塊錢
12月15日,星期三。一大早,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的皮膚科專家劉忠森就來到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他每周三上午固定的名醫下鄉坐診。從今年3月開始,劉忠森加入下鄉名醫的隊伍。
劉忠森的到來,給王哥莊街道受皮膚病困擾的居民們帶來希望,大家用“立竿見影”來形容他的治療效果。
“我家老母親,被皮膚濕疹困擾了很多年,尤其是夏季,特別厲害,晚上睡不著覺,夏天洗澡都不敢碰水,用了很多的藥,也跑了很多醫院,就是治不好。”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中心副主任李珍告訴記者,劉主任來了后,她就帶著母親過來看,用了兩個療程的藥后,老人的濕疹完全好了,再也沒有復發過。
劉忠森坐診。
像劉忠森這樣的下鄉名醫,在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不只他一位。
15日下午,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中心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本周六的專家坐診信息,有青島市市立醫院中醫專家高曉昕、青大附院消化內科專家梁永信、青大附院心內科專家徐慶科、青島市市立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賈少丹。
專家坐診信息下面,同時公布了預約方式,和很多醫院的網上預約不同,這里提供的是電話預約方式。“現在人口老齡化,主要就醫群體就是老人,我們原來考慮過公眾號上預約掛號,后來調研了一下,王哥莊老人用智能手機的比較少,于是我們還是選擇了用電話預約的這種傳統方式。”中心主任崔成磊解釋說。
“周六的專家都很熱,像市立醫院的高主任,名醫下鄉10年了,固定病人多得很,預約掛號,從8點鐘開始打電話,基本10分鐘人就滿了。”中心辦公室主任董航說,周六很多社區居民都會來找名醫看病。
今年最多時,中心一星期能有15位名醫坐診,而在去年,每周坐診名醫的上限還是6人。
高曉昕坐診。
2012年醫學院研究生畢業進入中心的張作鋒,對于這些年來嶗山區名醫下鄉的發展感受深刻:“剛開始,也就一兩位名醫,那時藥品也不全,檢查設備也不足,經常名醫給看了,檢查還得到外面的大醫院去做,名醫下鄉的意義就大打折扣。”張作鋒說,這些年,嶗山區在基層醫療上的投入很大,各種檢查設備都上了,藥品目錄在擴大,名醫數量增加的同時,坐診時間也基本固定下來,名醫發揮了更加實實在在的效果。
名醫下鄉效果好,費用卻不高。崔成磊說,因為區里政策扶持,下鄉的名醫掛號費等和普通醫生是一樣的,報銷之后,病人自己承擔的掛號費只有1元錢。
據悉,嶗山區致力于建立專家下基層進社區制度,打造“名醫下鄉”服務品牌。全區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與三級綜合醫院的醫聯體已實現全覆蓋,每年拿出專項資金,聘請醫聯體專家到基層進行坐診,結合居民需求增加坐診專家專業范圍,使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2021年名醫下鄉已累計坐診1700余人次,診療服務20000人次。
中醫受青睞,九旬老人愛針灸
和西醫相比,在農村,很多人更愛中醫治療。
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樓,整整一層樓,800多平方米都是國醫館。
周六專家
14日上午9點半左右,第六中醫診室里,六張病床上的病號都已經滿了,黃舉奎在各個病床間穿梭忙碌著。
擁有30多年從業經歷的黃舉奎,是本地成長起來的青島市基層名醫,慕名來找他針灸的人可不少。
“今天到現在已經預約40多個人了,一上午都安排滿了。”黃舉奎忙,診室里的護士也各種忙著安排、招呼病人。在這里做針灸治療,針灸40元、烤電5元,報銷后平均每人花費約20元。
90歲的唐大爺已經是第二周來針灸了,87歲的老伴陪著他一起。“人老了,腰,脖子都有毛病,過來給治治。”唐大爺在診室治療時,老伴就在外面等候區等待,老人告訴記者,他們從上周開始治療,每天都來,兩個人打車或者坐公交,還挺方便,治療完老人感覺不錯。
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館的國藥坊加工區。
“像在我們王哥莊,采茶葉的時候大家都很忙,采完茶,渾身毛病就出來了,很多人就過來扎針、烤電。”中心副主任李珍告訴記者,在王哥莊,中醫治療是很受歡迎的。
記者在四樓國醫館看到,除了中醫診室,還有中醫藥代茶飲體驗區、國藥坊體驗區、膏方室等,中心一年一度的膏方節很快就要拉開帷幕。
在嶗山區,不僅街道重視中醫治療,區級層面也有政策支持。2021年,嶗山區推動“中醫治未病”與更年期婦女癥狀早期干預深度結合,將補貼范圍由嶗山區戶籍擴展到嶗山區常住婦女,將年齡段擴展到45歲-60歲,目前已累計服務3000余人。
動手術,有綠色轉診通道
14日上午,北宅科社區鄉醫,也是家庭醫生的姜永波,來到71歲的王翠花家,王翠花有高血壓,姜永波經常上門給她量血壓。
和姜永波一起上門的,還有王潔玉和王振宇。王潔玉是北宅衛生院全科門診主治醫師,她負責衛生院今年4月底啟動的眼底篩查項目;而王振宇則負責眼底篩查的機器操作及轉運。而王翠花老人,就參加了眼底篩查活動,并且通過轉診綠色通道,在齊魯醫院做了手術。
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館的國藥坊體驗區。
“趕快進來,趕快進來。”王翠花熱情招呼著醫生們。“小姜每天來給我量血壓,我眼睛做手術的時候,都是小王陪著,上樓下樓,進電梯,小王都扶著。”王翠花和姜永波、王振宇已相當熟悉。
當被問到眼睛做手術后效果怎么樣時,王翠花就打開了話匣子:“現在看東西都很清楚了,沒做手術前,就坐在馬路南面,北面走個人,都看不清楚。”
王翠花66歲的妹妹王翠云正好也在她家,王翠云也參加了眼底篩查,并且在姐姐之前去齊魯醫院做了手術,手術后效果不錯。
王潔玉給老人量血壓。
“我妹妹開始打電話問我去不去,我說老頭不在家,孩子也不在家,我自己可去不了齊魯醫院。”王翠花說,自己開始根本不敢想能去齊魯醫院做手術,后來妹妹去做了,而且來回都是醫生陪著,把什么都給你辦好了,于是自己也去了。
王潔玉告訴記者,2021年,結合全國衛生基層健康工作電視電話會上提出的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技術進社區、進鄉村,北宅衛生院于4月下旬啟動人工智能眼底篩查,設備很先進,兩三秒鐘就可以出結果。
截至目前,北宅衛生院已篩查6275名居民,發現有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科疾病2940人。針對眼疾患者,衛生院與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眼科搭建轉診綠色通道,醫院除了安排專家進行手術,還給予掛號費減免和部分檢查免費的優惠。
“紅馬甲”,免費上門服務
王潔玉和王振宇到王翠花老人家時,穿著“嶗山志愿醫療隊紅馬甲,”“紅馬甲”對不少偏遠地區的病人有特殊意義。
“在北宅,很多山區老百姓,尤其是老人出行不方便,不能到衛生院或者大醫院去看病。”北宅衛生院副院長劉軍表示,針對這種情況,從2004年開始,衛生院開始成立四人入戶小組,到老百姓家里入戶送醫送藥:一位全科醫生、一位護士、一位B超醫生,再加上司機。
“紅馬甲”上門
劉軍介紹說,上門小組一開始就服務幾個人,隨著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的開展,上門小組也在擴容。目前,衛生院一共有7個家庭醫生團隊,成員近40人,分別對應北宅街道36個社區所分成的7個片區,每個團隊里包括全科醫生、護士、B超醫生、中醫、鄉醫等。團隊可以提供的上門服務很豐富,除了全科醫生的診治,便攜式B超、心電圖還可以做基本的檢查,中醫大夫可以提供針灸服務等。
家庭醫生團隊身穿鄉親們喜歡的喜氣紅馬甲,也就以紅馬甲命名。現在,“紅馬甲”的服務對象已經達到120個左右,今年入戶人次是389人次,出動醫務人員700余人次,減免費用將近10萬元。
據了解,為了支持“健康北宅”的建設,北宅街道辦每年投入300萬元。這筆錢有相當一部分用在“一增、兩減、三免”上,這一政策主要是作為醫保政策的補充,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在“三免”中,有一條就是“北宅戶籍且居住在北宅轄區的居民,屬于衛生院紅馬甲服務對象或失能患者,醫護人員上門服務免服務費,包括出診費、治療費、材料費等。”
“紅馬甲”的上門服務,是免費的。
-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展2024年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觀摩活動
- 象耳山苗圃變身兒童友好公園,預計年底開放!市園林和林業局開展市辦實事活動,探訪特色公園進展
- 【央視快評】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積極主動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 2025年想辦哪些實事?請您來提 市北區公開征集2025年度區辦實事項目
- 太平洋壽險青島分公司“為民辦實事”,開展“暖流復效”服務活動
- 讓金融服務零距離 濰坊農商銀行走進社區為群眾辦實事
- 太平洋壽險青島分公司“為民辦實事”開展學生風險防范工作
- 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達七成,服務“三高一慢”患者24.3萬人
- 2025年青島市辦實事項目公開征集啟動,網上征集時間為9月1日至30日
- 惠企利企辦實事 精準服務解難題 市北區舉辦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業務專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