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歲一團圓,2021年的這個春節,注定是“與眾不同”的一年。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各行各業的人們正用奮斗開啟新征程。“新春走基層”聚焦許許多多基層普通人的...
新春走基層|“雨水”已至,即墨果蔬種植春耕忙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靜
近日,“雨水”已至,氣溫回升,各項農事開始提上日程。在即墨區田橫鎮西坦村的南山農業園內,工人們正忙著為草莓摘除老葉、黃葉和水平生長葉,疏花疏果,以增加通風透光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園內蔬菜種植工作人員也將陸續到崗,開始春耕、備耕,忙生產。
南山農業園內種植的芹菜日漸成熟
2月19日上午10點,半島全媒體記者來到南山農業園果蔬種植大棚內,只見工作人員三五成群,“輕裝上陣”,正蹲在草莓種植槽旁忙著為草莓摘除老葉、黃葉和水平生長葉,疏花疏果,“這樣做是為了增加通風透光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管理人員李文本告訴記者。
工作人員正在為棚內草莓去除老葉
進棚不到一會工夫,身著冬裝的記者就感覺到全身發熱、微微出汗,“現在棚內溫度接近30℃,我們干活時都穿得比較單薄,一天在這工作8個小時,穿多了太熱。”工人王淑桂說,“我們從昨天下午開始工作,今天上午7點半我們又來了,一直干到現在。”
管理人員將棚頂通風口拉開通風
李文本告訴記者,農業園占地約70多畝,園內草莓采摘棚占地一畝半,棚高6米,園區內共有6個種植大棚,其中5個為蔬菜種植棚,1個為草莓采摘棚,棚內種植了西紅柿、大頭菜、黃瓜、蕓豆、尖椒、圓椒、茄子、芹菜、蘿卜等各種綠色蔬菜,目前尖椒、圓椒、芹菜等蔬菜日漸成熟,隨著氣溫不斷回升,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種植露天蔬菜了。
生長中的圓椒
“通常我們蔬菜棚內溫度保持在26℃左右,有時棚內溫度較高,我們會把棚頂通風口拉開通風降溫,棚內采用滴灌澆地技術,既節約用水還能防止冬季高濕的環境使蔬菜病害嚴重,有效控制雜草生長,最重要的是,可以為蔬菜生長提供穩定的水分。”
園內大棚
“我們農業園內共有4名長期工作人員,負責管理棚內日常工作,每天為了保證蔬菜有充分的光照、通風,工人們從早上7點半卷棚,到下午4點半放棚。”李文本說,“我們每周五收菜,主要銷往李滄區綠色便民大食堂和棘洪灘一所單位,月銷量約在6000斤左右,去年年銷售額達十六萬,通過果蔬種植,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
王淑桂正在摘除草莓老葉
據了解,近期,南山農業園蔬菜種植工作人員也將陸續到崗,開始春耕、備耕,為接下來采苗、大田種植做準備。
棚內尖椒
果蔬種植春耕忙
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成熟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