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十四五”時期“圈定”十件大事 七件“點將”青島擔當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本報2月2日訊 今天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省長李干杰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與青島相關的工作受到高度關注,先后30余次直接或間接提及“青島元素”,特別是有關開放、創新、經略海洋等方面的內容連續提到青島,“上合示范區”等在報告中被多次提及。其中,全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圈定”了“十件大事”,更是有7件都與青島發展密切相關。
報告在回顧“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工作時多次提及青島。比如,報告指出,過去5年,我省“堅定不移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特色優勢更加彰顯”,深入實施“十大行動”,集中打造青島船舶、煙臺海工、濰坊動力裝備、海洋油氣裝備等產業集群;“堅定不移建設創新型省份,創新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山東能源研究院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加快建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重點領域制度創新實現重大突破”,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實施率達到92.9%,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圓滿完成上合峰會服務保障任務,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永久落戶;“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明確提到康復大學啟動籌建。報告指出,2020年,我省“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成功遏制青島突發疫情;“新經濟新動能快速成長”,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濰萊高鐵開通運營,國家云計算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等新基建項目加快建設;“九大改革攻堅全面突破”,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青島、菏澤分中心建設進展順利。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在未來五年的全省發展規劃中,青島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在概述山東發展具有的優勢和條件時,提到的第一個優勢便是戰略平臺疊加,表示我省處于“一帶一路”重要戰略節點,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國字號平臺加快建設。
報告闡述了今后五年的發展目標任務,“十件大事”中七件都與青島密切相關,包括在四個方面的任務中直接提及青島,另外三件中提到的內容與青島發展具有密切關系。
比如,報告明確提出,“突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全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打造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突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塑成優勢”,抓好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青島國際客廳等重大平臺建設;“突出擴大內需戰略,全力探索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效路徑”,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濟南、青島、臨沂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推動沿黃城市共建海鐵聯運中轉基地,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突出陸海統籌向海圖強,全力開創經略海洋新局面”,建設以青島港為中心的國際航運樞紐,健全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港產城深度融合;建設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
此外,報告提出,“突出推動共同富裕,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突出加快全面綠色轉型,全力建設美麗山東”,打造山東半島“氫動走廊”;“突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拓展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地方經貿合作,推動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等內容。這些“突出任務”,有些工作青島已經在著力推進,有些工作則與青島密不可分。
對于2021年的重點工作,報告用十個“求突破見實效”進行了部署。其中,“聚力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上求突破見實效”,提到與青島有關的工作包括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支持青島探索打造院士創新特區;“聚力在擴大內需上求突破見實效”,強調“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到要開工建設明村至董家口等13個高速公路項目,推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落戶青島;“聚力在培育壯大新動能上求突破見實效”,提到要推進中國算谷、青島中德氫能產業園、東方航天港等建設,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聚力在重大戰略平臺建設上求突破見實效”,提到要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建設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召開上合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聚力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上求突破見實效”,提到要做大做強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大市場采購貿易試點政策共享范圍,深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充分發揮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引領作用,辦好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亞信金融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
此外,報告中提到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著眼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齊魯號’歐亞班列開行1506列”等內容,也都和青島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