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的這場戰爭被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它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民族...
老兵楊玉增講述入朝作戰經歷 搶救傷員32名榮立三等功
楊玉增講述入朝作戰經歷。
■ 編者按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無數中華兒女響應號召,義無反顧投入到保家衛國最前沿。他們,有人把生命留在異國他鄉,有人把芳華獻給殘酷戰場。他們,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本報即日起開設專欄,追憶英雄部隊的豐功偉績,講述參戰英雄的感人故事。用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我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見習記者 孫心悅
“戰斗打響后,我們在洞里救治傷員,隨著戰斗進展,從前線背下來的傷員逐漸增多。不多時,洞口就擠滿了傷員……”10月15日,楊玉增回憶起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戰斗——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作為醫務兵,楊玉增冒著槍林彈雨負責救治戰場傷員,他曾借著四處爆炸的亮光為傷員包扎,他曾一個人搶救傷員32名,他也曾親眼目睹一位位戰友離去……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今天,楊玉增向記者講述戰場上的故事:“希望能通過我的分享,讓更多人更清晰地了解那段歷史,知道那些故事。”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又是救護所負責人,想到祖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想到戰前寫下的決心書,當時我喊了一聲“同志們跟我來”,帶頭沖了出去。
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人走上戰場,再也沒有回來啊!希望能讓更多人珍惜當下,好好過好自己的日子,為社會進步做出些貢獻。
——抗美援朝老兵楊玉增
參與開國大典
后赴朝鮮作戰
10月15日,記者來到楊玉增家中,聽他講述革命故事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那些難忘經歷。
現年88歲的楊玉增,出生在河北一個農村家庭。1945年,楊玉增被來學校演講的八路軍戰士吸引,當時才13歲的他萌生參軍的想法,卻被母親一口回絕。
“最后還是由我父親出面才搞定。”直到現在,他還記得父親的話——“我們家有四個孩子,走了一個還有仨,年輕人保家衛國是大義,我們應當支持!”就這樣,楊玉增如愿參加縣大隊,成為一名少年護理員。
當時,侵華日軍已是強弩之末,楊玉增參軍三個月后日本宣布投降,隨后他復員離開心愛的部隊。時間轉眼來到1947年,解放戰爭越來越激烈,楊玉增毅然決然地再度投身部隊,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并且在部隊再度擔任衛生員。
1949年6月,楊玉增隨部隊駐扎在天津塘沽。在這里,部隊接到那個讓楊玉增畢生難忘的任務——參加開國大典的閱兵,他非常幸運地入選步兵方陣。
1950年,楊玉增奉命參加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閱兵,這次他被編入汽車機械方隊。“我坐在汽車上,拿著槍,心里特別高興。”楊玉增告訴記者,有了上一次參加閱兵的經驗,他也沒那么緊張了。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1951年6月,楊玉增隨部隊從天津塘沽出發,跨過鴨綠江投入戰斗。
炮彈身邊爆炸
負傷不忘職責
從1951年6月23日入朝作戰,到1954年10月回國。在朝鮮戰場上,楊玉增一共參加過三次戰役,分別是1951年夏秋季防御戰役,1952年的反細菌戰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其中,讓楊玉增最為印象深刻的就是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役。
回憶起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的經歷,現年88歲的楊玉增仍歷歷在目。
楊玉增告訴記者,當時他所在的救護所設在一個自然洞里,戰斗打響后傷員不斷增多:“由于洞內缺氧,火柴不著、蠟燭不亮,傷員積在洞口進不去,里邊的人員也出不來,搶救工作無法進行,洞口周圍槍炮聲響成一片,擔架排長在洞口當場犧牲,幾位同志也負了傷。”洞里環境惡劣根本無法搶救傷員,到洞外則隨時有負傷和犧牲的危險。
“在這緊要關頭,是要命當‘狗熊’還是沖出去搶救傷員,這是考驗人的關鍵時刻。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又是救護所負責人,想到祖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想到戰前寫下的決心書,當時我喊了一聲‘同志們跟我來’,帶頭沖了出去。在我身后的幾名衛生員也隨我沖了出去,我們找了個比較隱蔽的地方,借著爆炸的亮光開始搶救傷員的工作。”楊玉增回憶道。
雖然在洞外有了救治空間,但是敵人打來的炮彈不停在附近爆炸,驚險異常。顧不上考慮個人安危,楊玉增腦子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多搶救傷員,不讓戰士們受二次傷害。在敵人持續不斷的轟擊之下,一顆炸彈落在楊玉增附近爆炸,他當時背后一麻便昏了過去。過了一段時間,他醒過來才知道自己負傷,并被戰友背進洞里。
“我將手伸向背后,摸到被鮮血浸透的繃帶,心想這可完了,不能和同志們一起搶救傷員了,但又想到戰前決心書里‘重傷不要哭,輕傷不下火線’。”于是,楊玉增咬著牙毅然站了起來,再次沖出洞口加入了搶救傷員的工作。
此次戰役,楊玉增所在的一九九師任務是奪取矯巖山,最后部隊占領了矯巖山、殲滅敵人,用一場勝利結束戰斗。楊玉增所在的營救護所,出色完成戰場救護任務,他一個人搶救傷員32名,榮立三等功。
喝高粱米稀飯
為前線省糧食
楊玉增告訴記者,朝鮮戰場環境不比國內,入場作戰的部隊沒有像解放區一樣穩固的根據地,朝鮮全境都在敵軍轟炸范圍內,軍隊只能在深山老林里駐扎休息。
據楊玉增回憶,當時的作戰條件也很差:“在1951年的秋季防御作戰時,前線的戰士沒有條件洗衣服,戰士們飽受蚊蟲虱子的叮咬,導致作戰效率降低。”
于是,楊玉增向上級匯報,主動申請把戰士們的臟衣服背到衛生所,用熱水燙洗滅虱,洗凈曬干再由戰士帶回連隊,讓他們穿上干凈衣服。這一舉動也受到上級重視,號召全團向楊玉增所在的衛生所學習。
在作戰期間,敵人一直在不間斷地轟炸,把我方運輸物資的橋梁摧毀。橋梁破壞容易搶修難,為了不引起敵人注意,我方只能在夜間搶修,據楊玉增回憶:“橋梁被毀之后一時半會修不好,物資就運不進去,于是上級就號召我們后方為前線戰士節省糧食。我們為了支援前線,喝了18天的高粱米稀飯,把節約下來的食物運到前線。”
楊玉增感嘆道,雖然后方的戰士也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但每個人都勒緊了褲腰帶,用盡所有辦法供給前線,讓前線的戰士們能吃飽,有力氣作戰。”
記錄講述經歷
讓人了解歷史
每每回憶起崢嶸歲月,都讓楊玉增感慨不已。
“那時候作戰艱難,也讓我們和當地的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當年朝鮮人民親手繡制送給他的領結向記者展示,那上面用朝鮮語寫著當地人民對他的祝福,還有他和朝鮮人民在戰爭結束后拍攝的照片,也一直被珍藏著。
記者在楊玉增家中看到,無論是當時朝鮮人民贈送的紀念品,還是榮立三等功的證書,他都細心保存著。“想起那段歲月時,我就拿出來看一看。”楊玉增告訴記者,他在閑暇之余還喜歡讀讀寫寫,記錄下他參軍以來的經歷,這其中也包括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作戰過程。
“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人走上戰場,再也沒有回來啊!”楊玉增感慨道,現在他無論是記錄還是講述這些故事,所希望的是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那時候的事,知道現在的生活是通過多少人的流血犧牲才換來的,希望能讓更多人珍惜當下,好好過好自己的日子,為社會進步做出些貢獻。
看著如今祖國的變化,楊玉增心中倍感欣慰:“我們的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了,現在家里是四世同堂,我也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黨對我們這些老同志都很關心,還時不時來慰問,能過這樣的生活,我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