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高考舉行的時間一直固定在6月7日、8日,今年受疫情影響推遲到了7月。2020年的高考,注定會有些不一樣。7月2日,教育部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面...
回歸課本 夯實基礎 跟緊老師步伐……城陽學霸們分享學習經驗
半島記者 張彤 胡蕾 黃冬梅
高考成績公布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高考生的大日子。7月26日,記者對城陽區部分高考優秀學生進行了采訪,他們從自身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經歷等方面,闡述了高三這一年的學習心得,向學弟學妹們分享學習經驗。
高考結束那天,郝蓉在學校門口拍下了這張照片。
城陽一中高三一班郝蓉:
享受學習帶來的新奇感
“總分687分!”對于這個成績,城陽一中高三一班的郝蓉覺得還算滿意,“跟平時的水平差不多。”
7月26日,郝蓉沒有待在家里等成績,而是和同學相約回到學校,在學校一起查成績。“老師和已經畢業的學長學姐也在,成績出來能給我們一些實際的建議。”郝蓉說。
郝蓉是個頗為“淡定”的考生,很多人對她的評價都是“心態穩”。
“復習的壓力也不是很大,就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疫情期間居家學習跟學校差不多,基本一樣的作息;我不太在意那些儀式感的東西,高考前幾天和平時也差不多……”跟記者聊起自己的高三生涯,郝蓉的回答顯得很“平淡”,對她來說,學習是件挺“簡單”的事情,“學校的老師都特別有經驗,帶過那么多屆高三學生,我們只要在老師給我們設定好的方案框架里去努力就可以了。”郝蓉說。
郝蓉選的是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在她看來,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她個人更喜歡理科一點,因為理科能帶給她更多的新奇感。“記得高一的時候,生物學到了細胞,物理學到了天體,一個是微觀世界,一個是宏觀的宇宙,它們兩者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覺得特別有意思。”郝蓉向記者分享自己學習的樂趣。
高三一年,偶爾也有考得比較“一般”的時候,郝蓉的“訣竅”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會因為一次考試而去懷疑自己,我會找到任課老師幫我一起分析問題出在哪兒,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去過多地想其它的事情。”
規律作息、繼續學習,即便是高考之后,郝蓉也并沒有像許多孩子那樣“放飛自我”,而是一邊耐心等待高考成績發榜,一邊準備著強基計劃的考試。
“她的事情一般都是她自己來決定,包括后期選學校、填志愿這些事,我們會尊重她的意見。”采訪中,郝蓉的母親告訴記者,郝蓉從小就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學習節奏一直保持得很好。
“你必須足夠努力,才能夠有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郝蓉說,自己經常用這樣的話在心里默默給自己打氣,她相信“天道酬勤”。對于自己的高考成績,她覺得基本達到了自己的預期,至于接下來報考什么學校和專業,她還要反復考慮之后再做決定。
考前一個月,郝宗賢去爬了一次山,放松心情。
城陽二中高三一班郝宗賢:
得高分不能一味刷題
“643分,情理之中,又有點意料之外。”得知高考成績的那一刻,城陽二中的郝宗賢比較淡定,他認為,高考和平時考試差不多,成績屬正常發揮。
談及送給學弟學妹什么樣的“學習秘籍”時,他不假思索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總共有三點,時間安排,復習技巧和心態。”說起時間安排,郝宗賢并不建議利用課間時間學習,他說,最后關頭,大家爭分奪秒學習很正常,但剛上完課,腦子里有很多知識需要消化,這時候的大腦需要放松,一直學習,反而會影響下一節課的效率。晚自習的時候,他建議連起來上,課間就不要輕易休息了。晚上學習不要超過12點,保證睡眠時間。
各科復習時,不要一味地刷題,要以基礎知識和錯題為主。“英語背單詞非常重要,尤其是高一、高二的基礎要扎實,否則到了高三會很‘難受’。”郝宗賢說,因為他比較喜歡學理,在物理、化學、生物的復習上,他各有技巧。針對物理的大題,要牢記基本模型;復習化學,要牢記物質的性質和變化是化學的核心;復習生物,他建議回歸課本,細摳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課本上的每句話甚至是每個字都有可能成為考點。”
在郝宗賢看來,高考比拼的不只是知識,還有心態,對此他也有自己的秘訣。“考前不浮躁,好好看書,不去想考試的事。考試中,不去想能不能做對,安心答題。考后不去想能否考好,可以對照標準答案自己估分,細心找出錯誤之處。”他原本預估自己能考630分,沒想到真正的成績超出了自己的預估。
對于未來,郝宗賢說自己暫時還沒有明確的學校意向,但會傾向于數學、醫學類專業。這也跟他父母都是醫生有很大關系。郝宗賢的父親表示,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他們平時工作很忙,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績,靠的是孩子的自覺和努力。
秦赫
城陽二中高三一班秦赫:
重視錯題積累,跟緊老師步伐
秦赫是城陽二中的一名學生,平時考試成績在年級1到15名之間,在老師和同學心中,他是一個陽光大男孩。“這孩子不僅心態樂觀、學習主動,更重要的是很謙虛,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請教,善于積累錯題。”班主任陳立剛表示,平時秦赫是一個讓家長和老師都很省心的學生。
談到學習秘訣,略顯靦腆的秦赫透露,要學會總結歸納,不能一味刷題,總結歸納可以減少很多無用功。所以,高三下來,他整理了厚厚的14本錯題集,并在每一道題最后都標上自己錯的原因,每天翻看練習、總結,通過這樣整理過濾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徹底記住記熟了哪一道題,就把它移出錯題本。
在所有科目中,秦赫最喜歡和擅長的是物理,平時考試能考到90分以上。對此,他表示學習物理,不能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需要從高一就開始積累打基礎,時刻跟著老師的上課節奏,重點學習每節課中老師給的導學案,里面的題目和知識點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做好了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疫情居家學習期間,秦赫也是嚴格管理自己、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我基本嚴格按照學校的課表執行,每天都排得很滿,但是晚上一般12點前就休息了。” 秦赫表示,對于熬夜學習,他是不建議的,因為保持好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好地進行第二天的學習。談及學習方法時,秦赫表示,平時比較注重歸納整理,以便鞏固掌握學過的知識。同時,他還善于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有計劃性地加強學習。“平時努力學習,但沖刺也很重要。”秦赫坦言,到了復習后期,要能吃苦、奮力沖刺。不過他說:“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其他人的方法只能作為建議不能拿來直接用。”
面對高三較大的學習壓力,秦赫告訴記者,打籃球和聽音樂是他舒緩壓力的最好方式。除此之外,他還喜歡下象棋、彈吉他和鋼琴。馬上就要填報志愿了,他表示會重點考慮上海、廣東等省份的工業類院校。“因為我想去南方看看,豐富自己的閱歷,大學畢業后想自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