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工人還未全部到位,但青島不少企業已經吹響復工“集結號”,疫情防控不松懈,復工復產兩不誤,各級政府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為企業復工復產排憂...
包機復工155名安順務工人員抵青 將進入青島7家企業緩解用工難
半島記者 李曉哲 郝春梅 肖玲玲
“疫情影響工作不好找,得知青島有機會就來了!”剛下飛機,來自貴州安順的務工人員廖德軍說。2月26日下午,滿載著155名貴州省安順市務工人員的山航SC4944從安順黃果樹機場起飛,17時準時抵達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這是今年首批來青就業的安順市務工人員。
當日17時,飛機抵達青島。下飛機、拿行李,記者見到這批從青島對口幫扶的安順風塵仆仆趕來的務工人員時,他們已經有序地排好隊伍,準備迎接在青島的新生活。
早就等在機場出口的青島市各部門工作人員、青島當地的勞務公司和用公企業人員,打出了一條條滿含深情的條幅。澳蘭人力董事長楊文砍不放心,親自到現場接機。“我們一共接24個人。我們持續在關注,得知他們可以來青島了立即進行組織。企業用工太急需他們來了。”
所有人員早已按照個人意愿、技術水平等分配到各個企業去,青島和安順兩方的工作人員人手一張名單,逐一核對,確保每個人都能迅速找到自己要去的工廠。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本市復工復產企業普遍存在著用工短缺的問題。為此,市、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前謀劃,積極應對,主動對接疫情風險低且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地區,特別是對接本市對口扶貧地區隴南市、安順市,推送6000余個崗位信息,經過當地人社部門精準崗位匹配,前期已有87名隴南市勞動力來青務工。在安順市政府和人社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安順市首批輸送155名務工人員來青。出行前,安順市有關部門采取了嚴格的疫情防護措施,統一進行健康體檢、辦理健康證明,并采取包機隨員、“點對點”一站式定制運輸服務,把務工人員直接送到企業。155名來青務工人員中,90%以上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既緩解了本市企業用工短缺問題,也為打贏2020年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交付的就業扶貧任務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此次安順市來青務工人員將直接輸送至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六合萬福食品有限公司、青島國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
而促成這次安順務工人員抵青,青島多部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據了解,自2月10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以來,市人社局積極組織務工人員返崗復工。該局建立聯絡員制度,對全市11657戶“四上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用工需求等情況全部摸排了一遍,及時梳理解決企業面臨的返崗難等問題。同時搭建線上招聘平臺。通過青島就業網、青島人才網密集舉辦春風行動網絡招聘季、大學生網絡招聘季等活動,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網絡招聘不停歇。此外還出臺優惠政策,出臺中小企業穩崗返還、將“先落戶、后就業”政策放寬到畢業學年在校大學生等措施,加大減負、穩崗和擴就業力度。同時將企業復工復產與勞務扶貧相結合,開展點對點直達運輸服務,積極引進青島對口扶貧協作地區勞動者來青就業創業,幫助企業員工返崗復工。
據悉,此次航班也是疫情發生以來首個外省抵魯的“復工包機”。記者了解到,為確保企業員工順利返程投入到復工復產中,山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出復工包機包座、間隔就座等服務,逐步恢復航班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時對航空器執行嚴格的航前、航后消毒程序,并聯合易寶支付、華夏保險為“打飛的”返工的企業員工準備了免費的新冠肺炎保險,盡最大努力確保旅客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