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即“中國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是為了“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而開展的主題活動,圍繞金融、電信、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網絡安全問題,針對社會公...
網絡謠言的產生和危害
青島市網警支隊 史春濤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成為人們信息傳遞、學習辦公、交友聯絡、表達感情的重要工具。但與此同時,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和隱秘性也使其成為負面情緒宣泄的場所。特別是各類網絡謠言時有發生,如果任由其充斥著網絡空間,將不斷沖擊社會信任體系,嚴重擾亂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網絡謠言產生的原因
(一)科技的進步如信息技術、基因工程等,給現代人類社會生活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公眾生活的恐慌心理,為謠言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二)由于歷史原因,部分人民群眾知識水平不高、科學知識有限、對科學盲目崇拜的心理,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受各類媒體信息往往早于社會公共信息的發布,導致公眾對突發事件進行盲目性猜測,是謠言產生和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相關互聯網法律法規的滯后,導致許多新型傳播行為所造成的后果難以追究法律責任,謠言等有害信息傳播的成本和風險大大降低,客觀上助長了其滋生蔓延。
(五)由于商業利益的驅動,部分企業和個人為滿足一己私利,不顧社會道德,編造謠言打擊對手,致使網上輿論距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
(六)網絡推手、自媒體經營者出于自我炒作和營銷推廣的目的,通過在網上故意編造和散布謠言,吸引眼球、增加點擊率、提高知名度,強化了謠言的擴散,成為制造和傳播謠言的主力軍。
(七)網上謠言信息往往帶有欺騙性,網民出于善意提醒的目的,未經甄別核實轉發給親朋好友,客觀上為謠言的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網絡謠言的分類和危害
常見的網絡謠言主要分為虛假災情、虛假恐怖信息、虛假警情、社會生產、食品及產品安全、兒童安全、科學知識類謠言等類型。
(一)虛假災情謠言
主要為捏造某種災害即將發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發生災害的危害性信息。這類謠言利用了人們害怕災害發生的心理,極易引起社會恐慌,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如今年8月份利奇馬臺風在我市登陸前,即墨網民徐某制造了“嶗山仰口隧道出現泥石流”網絡謠言小視頻,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二)虛假恐怖信息謠言
主要為虛構恐怖信息或危害公眾安全事件的發生。這類謠言往往憑空捏造,危言聳聽,容易引發公眾恐慌、影響社會穩定。如2014年嶗山網民董某編造發布了“恐怖分子大批來青,請家長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的謠言信息,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
(三)虛假警情謠言
主要針對人們對自身安全的關注,捏造一些駭人聽聞或令人發指的虛假警情信息。這類謠言的編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公眾憤怒、恐懼,引發公眾對政府或某些群體的不滿,嚴重擾亂人民的正常生活。如今年春節期間即墨網民王某國編造發布的“即墨古城有砍人事件”的謠言信息,給節日期間的即墨市民造成恐慌,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10日并處罰款1000元的處罰。
(四)社會生產謠言
主要為編造涉及社會生產的虛假不實信息,捏造或夸大現實社會生產事故的負面影響。這類謠言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秩序,極易引發社會恐慌,造成混亂。如2018年6月“上合青島峰會”前夕,我市某自媒體號運營人李某編造了“市區所有加油站暫停營業”的謠言信息,導致市民連夜排隊加油,嚴重擾亂社會秩序,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五)食品及產品安全謠言
主要為捏造或夸大某類食品或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這類謠言主要利用人們“民以食為天”的心理特征,引發公眾對某類食品或產品的抵制,在滿足一己私利的同時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秩序。如今年4月份“海軍節”前夕,平度網民袁某某編造發布了“平度市23人感染H7N9死亡,暫時別吃青島豬肉”的謠言信息,雖然是流傳多年的老謠言,但仍在當地引發恐慌,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六)兒童安全謠言
是虛假警情謠言的衍生版本,主要針對社會、家長關愛少年兒童的心理,編造出兒童被拐賣、殺害的謠言信息。這類謠言傳播后易引發全社會對兒童安全問題的過分擔憂,極其不利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如今年7月份在我市朋友圈傳播的“人販子偽裝開車賣螃蟹”的謠言信息,導致家長們紛紛教導孩子遠離賣螃蟹的游商游販,使孩子本該天真爛漫的童年無辜地增添了一個陰影。
(七)科學知識類謠言
主要打著科學的旗號,利用普通網民科學知識有限,對科學盲目崇拜的心理,發布例如“路由器釋放甲醛”、“食品過X光安檢機后存有輻射”等謠言信息,屢屢引發公眾焦慮、增加公眾對政府部門的不信任感,從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人們的生活質量。
三、傳播謠言的主體
從我們前期工作情況看,老年人是傳播謠言的主體,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對社會接觸面少,知識結構與新科技的發展脫節,容易輕信所謂“專家”、“大V”、“學者”的宣傳,特別是涉及反腐、健康類的謠言,不但輕信還積極轉發。另外,從內容上看,涉及未成年人的謠言在家長中傳播較多,這與家長關心孩子健康和教育有關。
四、如何應對網絡謠言
了解了網絡謠言的產生和危害后,我們普通群眾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樹立法律意識,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不為一己私利制作和傳播網絡謠言,配合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打擊利用網絡傳播謠言的行為。
(二)增強社會責任感,自覺做到文明上網、文明發言,不傳播未經核實的網上信息,做網絡健康環境的維護者;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助長謠言的流傳、蔓延。
(三)提高科學素養,通過科普書籍、官方科普網站學習科學知識,增強自身對各種“偽科學”謠言信息的分辨能力。
(四)在生活中培養正確的批判性思維方式,遇到事情多思考,對于朋友圈中來歷不明的所謂“真相”信息,可以自行通過網絡搜索的方式進行對比判斷,以政府部門官方賬號通報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