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青島又將迎來一場盛會!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于7月5日-7日舉行,這是山東聚力頭部經濟的一大盛事,也將為青島市民提供一席文化盛宴。屆時,以紅紡文化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IP和版權產業...
重利輕義,別玩弄版權變霸權
文/王學義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國旗、國徽、團徽是不能進行商用的。視覺中國為何長時間都沒有發現?在企業自查的時候,相關部門也應主動介入,一查到底,不能讓某些公司肆無忌憚地版權越界,進而演變成為霸權。這顯然無益于版權生態的改善。
4月10日,萬眾期待的黑洞照片公布。隨后,這張照片出現在中國版權圖片供應商視覺中國的圖庫中。11日,網友查詢發現,鳳凰網、百度等許多企業的LOGO,甚至連中國的國旗、國徽圖片也在這里被標注了版權。共青團官方微博直接點名視覺中國:“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4月11日新華網)
黑洞照片居然被打上了視覺中國的版權標志,圖片旁邊的基本信息欄注明“此圖為編輯圖片,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致電或咨詢客戶代表”。據報道,有人進行咨詢,客服回答:是需要購買的。遭受質疑后,視覺中國出來回應,此時版權標注變成了一種提醒,態度溫柔了不少。
只是,據黑洞圖片的原版權方歐洲南方天文臺介紹,使用其網站上的圖片、文字等,沒有特別說明的話,一般都遵循相應的CC4.0授權協議。這是個相當寬松的協議,只要標明黑洞圖片來源,即可自由使用,包括用作商業目的。那么,既然都可以用,視覺中國客服為什么說要收費?
不僅如此,網友查詢發現,鳳凰網、百度等許多企業的LOGO,甚至連國旗、國徽也在這里被標注了版權。此外,國徽圖片頁面“價格提示”顯示,“用于內文不低于150元,整版跨頁不低于500元,雜志封面不低于1000元,商業使用價格另議。”相關企業紛紛對此提出質疑,在共青團中央官微怒懟之后,視覺中國出來道歉:“經網友舉報的視覺中國網站關于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經查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為平臺方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為此深表歉意!我們已對不合規圖片做了下線處理,并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持續性加強審核,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事實上,在視覺中國此次遭遇輿論圍攻的背后,是公眾對其版權控制越界的普遍性質疑。比如,多家傳統媒體和自媒體表示,視覺中國對圖片版權大肆圈占,廣泛索取高額圖片版權費,或通過批量訴訟,進行天價索賠,讓很多自媒體戰戰兢兢。眾多從業者表示,雖然已經小心再小心,但還是免不了“中槍”,因為很多圖片散落在互聯網上,根本無法辨識是否屬于版權圖片。
另外,此次國旗、國徽照片被標注版權,視覺中國道歉時稱,是供稿人自行上傳。問題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國旗、國徽、團徽是不能進行商用的。視覺中國為何長時間都沒有發現?這樣的圖片還有多少?當然,存在此類問題的不光視覺中國一家,在企業自查的時候,相關部門也應主動介入,一查到底,發現問題絕不姑息,不能讓某些公司肆無忌憚地版權越界,進而演變成為霸權。
在法治社會,公眾應該有對版權的敬畏,這是保護知識產權的客觀需要。但同時也要注意,作為擁有海量版權圖片的網絡平臺,也應對自己的版權圖片做好標識管理。不能到維權訴訟時才對圖片進行跟蹤。應該讓使用者在選取一張圖片之前,就能明確其版權歸屬,這樣自然會減少侵權行為。在當下,這本不應該成為一個技術問題。假如某些公司,總是一邊對很多圖片版權進行越權、侵權標注,另一邊則不斷通過訴訟、天價索賠讓公司獲利,卻不盡自己分內的技術責任,這顯然無益于版權生態的改善,也難免引發眾怒,這樣的商業模式注定長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