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500萬支持+30萬購房補貼!青島出臺20條措施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最高500萬支持+30萬購房補貼、已掛牌青島市青年人才社區9個、將技術經紀人納入青島市拔尖人才選拔范圍……青島市出臺20條措施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7月9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的若干措施》相關情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學新,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海波,市大數據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萬波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出臺20條措施,最高500萬支持+30萬購房補貼
據了解,《若干措施》共四個部分、20條措施。
堅持唯才是舉。通過以績推才、按薪定才、以賽選才、專家薦才、平等待才5條措施,建立以創新能力、成果質量、經濟社會效益、社會認可程度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不求全責備、不論資排輩,讓不同階段、不同賽道的各類人才,享有公平競爭、脫穎而出的機會。比如,針對高校院所科研人才、企業技術技能人才,實施“以績推才”“按薪定才”,對年度成果轉化交易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或企業給予的年度薪酬達到80萬元以上的,即可認定為青島市高層次人才,享受相應配套服務。再如,實施“以賽選才”,對在國內外重點創新創業賽事中獲獎并在青落地的人才項目,無需評審,直接納入市級人才計劃予以支持。同時,對聘請的在青院士和高校院所、科技企業負責人等實施“專家薦才”;對柔性引進的人才,以及青島市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聘用的外地人才,給予與青島市人才同等的政策支持。
助力人才成長。遵循“基礎期—發展期—成就期”的人才成長規律,為各類人才設置不同的發展賽道,通過托舉青年人才、挖掘先鋒人才、培育領軍人才、培養復合人才、提升國際水準5條措施,建立覆蓋不同階段的人才培養鏈條,構筑梯次化、接續式人才成長生態,幫助各類人才健康成長,踐行“讓青島成就人才”的工作理念。在托舉青年人才方面,不斷提升市級人才計劃、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青年人才的資助比例;支持企業引進一批A類學科的理工類博士、碩士研究生,在企業工作滿三年的,分別將購房補貼提高至30萬元、20萬元,形成源源不斷的高層次人才供給。在挖掘先鋒人才方面,著眼未來技術與產業發展,遴選一批專注專精特新領域的專才、奇才,給予最高60萬元創業啟動支持,爭取培育一批生于斯、長于斯,像杭州“六小龍”一樣的“小龍”。在培育領軍人才方面,《若干措施》中提出了每年遴選60名左右產業領軍人才(團隊)的要求,并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同時,對進入快速發展期、前景廣闊的創新創業“先鋒人才”設立單獨賽道,在其發展關鍵階段給予接續式支持。在提升國際水準方面,將每年選派一批優秀人才,到國(境)外知名高校院所訪學研修,打造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隊伍。
已將技術經紀人納入青島市拔尖人才選拔范圍
賦能創新創業。將根據人才創新創業需求,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構建人才成果“發現、對接、孵化、融資、應用”全流程賦能鏈條,構筑體系化、專業化的人才賦能生態,著力解決科研人才在市場拓展、企業融資、場景應用、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問題。聚焦成果發現,將推動建設一批概念驗證平臺、中試服務平臺,充分挖掘一批引領性強、成熟度高、市場潛力大的創新成果。聚焦市場對接,建立由技術經紀人、金融機構、重點企業等組成的服務團隊,今年已經將技術經紀人納入青島市拔尖人才選拔范圍,并出臺了《科技項目經理人項目試點工作規程》,鼓勵技術經紀人牽頭開展科技項目,推進科技項目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聚焦成果孵化,支持區(市)盤活閑置樓宇資源,打造一批人才創業孵化園區,目的是為人才提供低成本、高品質創業場所,推動構建孵化園區與新興產業專業園區聯動貫通的孵化模式。聚焦融資支持方面,文件提出大力集聚耐心資本,支持政府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文件規定單支政府引導基金參股基金容損率最高可達100%,符合條件的最高可讓渡100%超額收益,讓人才項目充分享受到融資紅利。聚焦成果應用方面,主要是打造一批科技成果應用場景項目,培育一批場景應用實驗室,推動人才創新創業成果快應用、快落地、快轉化。
用心用情服務。全方位、多樣化的人才服務供給,是營造優良人才發展生態的基礎工作。重點在立足人才所思所想所盼,重構人才服務體系,優化人才服務體驗方面采取措施,解決好人才在政策兌現、住房安居、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現實問題,以精準化、高效化的人才服務,讓人才在青發展有保障、生活有品質、情感有歸屬。在政策兌現方面,推行“即申即享”,目前正在部分區市,以青年人才安家類補貼為突破口,通過打通數據壁壘、構建智能匹配模型、重塑資金兌付流程,政策兌現效率由平均3個月縮短到1個工作日,累計服務超10萬人次。下一步,將在全域推廣“即申即享”模式,同時在重點人才工程獎勵資助等政策兌現中探索“免申即享”,進一步提升人才享受政策便利度。布局建設青年人才社區,主要是按照“實用化、人性化、市場化、系統化”原則,集成生活居住、職業發展、社會融入、人才服務等功能,建設認定一批低價格、高品質、多功能的青年人才社區,解決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安居優居問題。目前,已掛牌青島市青年人才社區9個,提供房源8309套(間),入住率達88%。在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方面,將加大市場化人才服務供給,拓展“人才碼”使用場景,解決好人才在青生活中的教育、醫療、出行、出入境等“關鍵小事”。同時,把營造尊才愛才的社會氛圍,作為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的重要工作,將研究設立市優秀人才成就相關獎項,組織舉辦高層次人才休假療養、國情研修等活動,講好青島的人才故事,大力宣傳人才典型事跡,布局建設人才林、人才公園等,實現人才與城市共榮共進。
為便于廣大人才申請享受政策、服務,市委組織部還會同市大數據局,開發建設了“唯才唯青島·青島人才數智賦能平臺”,集成人才數智資源,整合人才網辦事項,推動人才政策“一鍵提交、即時申請、快速審核”,讓人才服務“更加便利、更加智能、更加高效”。自去年11月試運行以來,已服務各類人才11萬余人。
2024年全市聚集各類人才26.7萬人,人才總量突破287萬人
青島在持續推進“人才強青”計劃過程中,始終把人才發展生態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構建了青島人才發展生態指數體系,不斷完善政策措施,以政策環境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創新創業環境,努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全市集聚各類人才26.7萬人,人才總量突破287萬人,其中在青院士93人,國家級人才671人,省泰山系列人才1695人,均居全省首位。連續多年被評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國城市、中國最佳引才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和最佳人才發展生態城市等,人才與人才工作在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催生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這些成績的背后,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委人才辦會同科技、人社、大數據等部門,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在調研中充分認識到,在人才競爭格局深刻變化的今天,人才發展生態已經成為決定人才流向、人才作用發揮的關鍵因素。特別在人才評價、人才支持、人才激勵、人才服務等方面的政策缺失,成為人才發展生態優化和提升的緊迫課題。對此,根據人才與用人主體的意見建議,對標先進城市和地區,圍繞精準發現人才、成就人才、服務人才,制定出臺了《若干措施》20條,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的出臺和落實,為人才成長提供更加充足的“陽光雨露”“養分養料”,讓青島成為八方人才的向往之地、成功之地,更好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春燕)
- 專科志愿咋報?這場高招會支招!半島高招會專科場7月20日啟幕
- 30年講臺、25年護佑、40年船槳!3位山東道德模范的故事,藏著最暖的“煙火氣”
- 500多人在相親APP組團設騙局,以交友為名索要打賞
- 青島故事|女孩撿手機不慎落水,她跳海1分鐘搶回一命!下海救人雙腿受傷,“玉米姐”婉拒500元“感謝金”
- 能保鮮,可消暑!紅島碼頭上的“清涼”產業:日售30噸冰塊!
- 最高500元優惠,青島文旅消費券再放大招!酒店、景區、文博場館、演出、電影都能用
- 齊魯銀行東營分行被罰30萬元!年內3家分行合計被罰沒近120萬元!
- 三伏將至,這是最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來的30天!“8做8不做”請收好
- 青島故事|專注造“心”出口30余國家和地區,叫響“青島制造”
- 青島故事|專注造“心”,出口30余國家和地區,為80余世界名企做配套,這家企業叫響“青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