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誰幫5噸棉花糖變“助殘能量”
5噸愛心棉花糖,讓熱心公益的崔雅夢又喜又急!
本報去年的獨家報道《青島嫚打造免費公寓,鼓勵殘障人士勇敢看世界》,講述了崔雅夢助力全國“輪友”走出家門擁抱世界的故事,全網有400多萬網友“圍觀”了崔雅夢的善舉,還有不少市民參與了志愿服務。今年,崔雅夢正式成為青島唯愛公益慈善服務中心的一員,從事助殘、濟困、扶老、救孤、救災、助學等多元公益活動。近日,愛心企業捐贈了5噸進口棉花糖,如何將這5噸棉花糖變成助殘事業的愛心基金?這成了崔雅夢和同事們的一個大難題,急盼熱心人幫助。
往期志愿活動照片
考慮資源置換
“去年因為改造無障礙民宿被大家關注到,也認識了更多助殘的同仁們,今年正式加入唯愛公益組織,就是想參與更多助殘服務。”崔雅夢告訴記者,自從棉花糖到倉庫后,志愿者們一直在忙著想辦法,如何“轉化”這批棉花糖?
棉花糖實物
“目前也已經捐贈一些給從事食品加工的殘障伙伴們,但由于這批愛心物資數量較大,我們力量有限,也希望通過新聞報道來調動更多愛心資源。”崔雅夢告訴記者,這批進口棉花糖屬于大包裝,可用于食品加工、烘焙坊等,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幫忙把棉花糖轉化成一些其他資源,鼓勵更多企業以“物資+服務”形式參與助殘,用于公益組織的運營,所賣善款全部用于助殘公益事業。
志愿者們清點棉花糖
經過志愿者們反復討論,覺得5噸棉花糖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資源置換或創新利用,既能直接惠及殘障群體,也能通過公益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除了捐贈給殘障兒童學校、康復中心等,作為獎勵或活動零食,提升孩子們的幸福感外,考慮公益義賣,籌集助殘資金,通過線上線下義賣的方式,聯合企業、社區或電商平臺進行公益售賣,所得資金用于購買輪椅、助聽器等殘障人士急需的輔助器具;也在考慮“甜蜜助殘”定制禮盒:希望與愛心企業合作推出聯名款公益禮盒,消費者購買后,部分收益直接捐贈給助殘項目。摸索置換其他助殘資源:與企業/商家置換服務:用棉花糖作為置換資源,換取理發店、餐飲店等商家為殘障人士提供免費服務,如義剪、愛心餐。
志愿者們搬運棉花糖
“我們也在想能不能嘗試創新助殘活動形式,比如‘甜蜜工作坊’就業培訓。”崔雅夢介紹,他們想組織殘障人士學習棉花糖加工、包裝等技能,甚至開發衍生產品,如手工糖果、甜品,幫助他們獲得收入。再者打造公益烘焙課堂,聯合烘焙機構開設殘障人士友好課程,用棉花糖制作點心,既提升技能,也促進社交。
讓“愛心糖”更甜
據記者了解,這批棉花糖價值十多萬,青島唯愛公益慈善服務中心理事長丁婕告訴記者,480箱棉花糖是由志愿者們一箱箱搬到了倉庫,由于志愿者提供的倉庫使用時間有限,需要迫切將這批棉花糖“轉化”。
“正是因為自己淋過雨,現在有能力了也想為別人撐傘。”丁婕告訴記者,多年前自己也曾生過病,在當時得到了青島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時隔多年,她始終沒有忘掉當年的那份感動,從一名志愿者到公益項目發起人再到成立公益機構,一步步地轉型,想要助人的初心從未改變。也欣慰于在自己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青島市民自發加入組織,微光成炬,泛起善意的漣漪,溫暖和鼓舞著越來越多的人。
丁婕表示,青島唯愛公益慈善服務中心創立于2017年7月,前身為青島金輪椅公益慈善服務中心,是青島市一級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多年來,志愿者們一直秉持“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中心專注于為障礙群體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他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服務涵蓋身體康復、心理疏導、社會融入、家庭支持等多個維度,通過專業的服務團隊和志愿者,為殘障人士量身定制個性化支持方案。自成立以來,已服務殘障人士超萬名。
志愿者們查看棉花糖
“我們現在希望能夠給殘障人創造一些就業的機會,組織一些外出活動讓他們愿意走出家門,能夠有正常的社交。”丁婕表示,這5噸棉花糖不僅能直接帶來快樂,作為“助殘甜蜜基金”的啟動資源,也為公益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還能通過資源整合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唯愛公益組織期待與更多愛心企業和個人攜手,持續支持殘障人士康復、教育或就業項目,共同為殘障人士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真正助力殘障人士改善生活。如果您有好的想法或者想要參與棉花糖的愛心轉化中來,請聯系本報新聞熱線96663,或者是崔雅夢電話:18761878068,丁婕電話:18661908766 。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鐘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