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丨膠州王艷:14年守護社區 成為老人的“貼心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边@句傳承千年的古訓,在膠州市九龍街道辦事處少海社區的王艷身上,化作一句句暖心的問候、一次次貼心的幫扶、一場場用心的守護。她用腳步丈量社區長者的需求,用真情編織銀齡群體的幸福網,將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融入日常服務的點滴,成為社區老人心中最溫暖的“貼心人”。
做空巢老人的“親閨女”
在少海社區,李奶奶的子女遠在千里之外,獨居的老人常對著空蕩蕩的房間發呆。王艷第一次入戶探訪時,注意到老人家的藥盒擺放雜亂,便默默記下每種藥品的服用時間,用便簽紙標明劑量;發現老人舍不得倒掉剩飯,她便每周帶著新鮮食材上門,變著花樣做軟爛可口的飯菜。從此,王艷的手機成了李奶奶的“親情專線”——清晨一句“天涼加衣”,傍晚一聲“注意關窗”,節日里總有一束帶著露水的鮮花。
更令人動容的是,王艷為社區獨居老人設計了“連心卡”:正面印著社區醫療站、水電維修等電話,背面是她手寫的“有事隨時找我”。這張卡片,成了老人們心中的“定心丸”。90歲的張爺爺曾拉著她的手哽咽:“小王啊,你比親閨女來得還勤快!”她卻笑著說:“您把我當女兒,我就得把您當爹娘?!?/p>
筑牢銀齡安全的“防火墻”
王艷深知,尊老不僅在于噓寒問暖,更在于為老人筑起安全的屏障。她牽頭組建“銀齡守護隊”,每月組織反詐課堂、消防演練,自編自演《防騙順口溜》《安全三字經》,讓老人們聽得懂、記得住。
2023年盛夏,一位老人險些被“保健品傳銷”騙走積蓄,王艷得知后,頂著烈日陪老人到派出所報案,又連續三天上門安撫情緒。她用方言錄制“防騙小喇叭”宣傳防詐騙知識,在社區廣場循環播放;為獨居老人安裝煙霧報警器,手把手教他們使用“一鍵呼叫”設備。有老人打趣:“小王啊,你比保險柜還讓人安心!”
搭建社區助老的“連心橋”
王艷的“貼心”不止于個體幫扶,更在于推動社區助老服務的系統性升級。她協調物業為高齡老人住所安裝防滑扶手、緊急呼叫鈴;聯系醫院為失能老人提供上門體檢;聯合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們為老人讀報、表演節目。
最令人稱道的是她發起的“時間銀行”項目:年輕人通過陪伴老人、代購藥品等志愿服務積累“時間幣”,未來可兌換養老服務。項目啟動首日,就有30多位居民報名。社區王大爺逢人便夸:“小王這丫頭,把咱老年人的事當成了天大的事!”
點亮文明社區的“長明燈”
在王艷的帶動下,少海社區的尊老敬老蔚然成風:理發店為老人免費理發,超市為高齡者提供送貨上門,青年志愿者定期為孤寡老人打掃庭院。她常說:“孝老愛親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一群人的‘大合唱’?!?/p>
2023年重陽節,社區為王艷頒發“道德模范”證書時,她卻將獎杯放在了社區“長者食堂”的榮譽墻上。她說:“真正的獎杯,是老人眼里的笑,是社區里的暖,是代代相傳的善?!?/p>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