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明確允許公路、鐵路等線性工程分段報批林地手續!市園林和林業局出臺要素保障10條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近日印發《服務助力全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素保障10條措施》,通過政策賦能、流程再造、監管創新等系統性改革,全面構建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體系。
聚焦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持續優化政策供給賦能。建立重點項目林地定額指標動態保障機制,首次明確允許公路、鐵路等線性工程分段報批林地手續,對控制性單體工程及配套項目實行“先行使用林地”承諾制。針對建設周期長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將臨時使用林地時限由2年延長至4年,建立“自然保護地重大項目一事一議”機制,切實破除生態保護與項目建設的制度壁壘。
深化審批服務改革,構建“三維一體”服務體系。建立“綠色通道+容缺承諾+聯合踏勘”服務組合:對重點項目實行即報即審、容缺受理,力爭審批時限壓縮65%以上;組建市區兩級聯動的“項目服務管家團”,在規劃選址階段提前介入,主動為重點項目提供選址優化建議;探索實施“線上聯審+無人機勘驗”數字化審批模式,實現涉林審批全流程電子化辦理。
強化項目全流程管理,打造智慧化監管新模式。依托“天眼+地巡”立體監管網絡,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等技術手段對項目開展監管。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與發改、自然資源等部門實現審批信息共享,構建“審批-監管-執法”閉環管理體系。實施重點項目用林全流程服務,及時提供延期提醒、手續變更等跟蹤服務。
全方位規范涉企檢查,深入推進服務型執法。全面梳理涉企行政檢查事項并動態管理,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優化“綜合查一次”、“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規范運用山東省涉企行政檢查平臺,更大力度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制定系統內“不罰清單”“輕罰清單”,加大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執法方式的力度,持續推進柔性執法。
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強化政策扶持,科學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大力發展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產業,因地制宜推廣木本油料和大徑珍貴木材種植,探索林下兼作林藥、林菌種植模式。加大園林林業產業交流推廣力度。
據悉,10條措施實施以來,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辦理建設項目使用許可17件,為青蘭高速、沈海高速改擴建工程、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開工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完善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機制,定期開展企業滿意度調查,動態優化保障措施,為全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