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殯儀館的特殊崗位:生命終點站的守護者
“每天我都在用眼睛記錄一年四季清晨六點半的殯儀館內的場景,在這里見證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宋燕是青島市殯儀館骨灰安放樓的工作人員,這是她在這工作的第16個年頭。她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存放逝去人們的骨灰,如有家屬前來領取、存放或者祭奠,她根據家屬提供的骨灰安放證發放鑰匙,等到骨灰送回時,在一一對號。
宋燕在骨灰安放樓檢查骨灰格
宋燕表示,干我們這行工作,幾乎天天跟骨灰打交道,每天要檢查存放骨灰盒的房間,清掃這里的衛生。青島市殯儀館目前有4個骨灰安放樓,存放了近9.8萬骨灰格位,共12名工作人員在此為群眾服務。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殯葬事業,自己也用行動守護生者的寄托。每逢清明節、重陽節等祭掃高峰期,青島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都會6點多到崗,在日均接待掃墓量逾15600人次的工作強度下,同事們堅持每天提前到崗,因為經常有人會避開祭奠高峰提前來到殯儀館,在最后一位祭掃群眾離開后才開始整理場地。
逝者家屬走后,整理好每個骨灰格的白花
“在我們看來,殯葬工作的最大價值在于幫助生者釋懷,讓逝者安息,做好服務工作,實實在在幫群眾干點實事,最重要的是讓群眾滿意,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我們很多工作每天都在一線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好自己本職的工作,就像我們這個行業一句常說的話:我們不是在處理死亡,而是在見證生命以另一種形態綻放,做好他們終點站的守護者。宋燕說道。”
每天的工作都是面對骨灰格
準備幫逝者家屬取出骨灰盒
清掃存放骨灰格的大廳
幫助來掃墓的群眾,取放骨灰盒的鑰匙和證件
宋燕與同事在工作中
宋燕與掃墓的家屬溝通,存放好骨灰盒
清明節期間,經常有掃墓的群眾遺漏照片。
每個鑰匙都有編號,仔細存放和對接
清明節假期,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掃墓群眾到來
對接骨灰安放證和鑰匙
骨灰盒取走后,宋燕要第一時間清理骨灰格里面的衛生
整理好骨灰格外面的銘牌
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市民祭奠親人使用的房間
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市民祭奠親人使用的房間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
- 近千款產品可選,補貼額度也擴大!青島市2025年適老化改造項目啟動,記者探訪體驗點
- 鉑金價格快速拉升、供不應求,記者探訪珠寶市場
- 壹視界·微視頻|在中亞探訪“中國風車”,看習主席關心的能源合作不斷深化
- 有人等補貨有人溢價買,LABUBU成“頂流”,記者探訪線下門店
- 青島故事|馬小明:山野間的生命守護者
- 走進幼兒園 “零距離”探訪,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社區開放活動
- 每個人都是主角|海浪中的綠色先鋒 全國首艘智能拖輪的守護者
- 一線探訪丨新增休閑健身區,觀光車上線,重修小西湖涼亭……太平山中央公園又上新啦
- 記者探訪第21屆文博會山東展區,提前感受“科技與狠活兒”
- 海報時評丨在博物館,探訪過去、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