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把婆婆的農家宴爆改成多元化家庭農場,90后外來媳婦成為創業明星
2012年,22歲的濰坊90后姑娘陳麗很難想到,偶爾去北宅河東村的本領農家宴幫朋友代了一個周末的班,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那個周末,她認識了后來的丈夫“農二代”徐建業。徐建業的母親衣玉潔,早在1998年就創建了青島市第一家掛牌的農家宴——本領農家宴,她的故事“挖野菜的人家”還上了央視。
認識徐建業前,從事審計工作的陳麗,一年有10個月都在外面飛,2014年,她決定給自己的人生換一個賽道,扎根農村,接下婆婆農家宴的事業,走出一條農家宴“創二代”的打拼之路。10余年時間,在北九水景區的河東社區,她著手打造了涵蓋餐飲、民宿、休閑采摘、共享農場、農產品銷售、露營等于一體的本領家庭農場,不再僅靠農家宴“一條腿走路”。
2024年12月,陳麗獲得2024年“青島市返鄉入鄉創業帶頭人”榮譽稱號。
櫻桃花節前的忙碌
3月22日星期日,一大早,本領家庭農場的負責人陳麗就開始忙活了:把前臺收拾得整整齊齊,把幾十張飯桌擦得一塵不染,給暖水瓶里都接上熱水,備好中午的各種食材。
“今天光預約的就將近20桌,再加上臨時來的,預計得30桌左右,所以要把準備工作做好,等客人來了就可以全力服務客人了。”陳麗說,最近山下櫻桃花陸續盛開,天也暖和了,大家都喜歡出來玩,客人就明顯多了起來。
北宅街道的櫻桃花節已經開始預熱,從2023年首屆櫻桃花節開始,北宅進一步拉長了櫻桃節的產業鏈,原來吃櫻桃才開始聚集的人群,從看櫻桃花起就動起來了。
老姐妹在農家宴聚會。
來本領農家宴的,不少都是這里的常客。有六個老姐妹,來時還沒到飯點兒,她們熟練地在房間里打起撲克,中午吃完飯,又四處轉了轉,又打了牌,下午三四點才離開。午飯時吃的萁餾感覺不錯,眾人又打包帶走了一些,說回去給朋友們分分。
陳麗告訴記者,本領家庭農場現占地面積110畝,有1500余棵北宅小櫻桃、大櫻珠、藍莓、桑葚、軟棗獼猴桃等特色果蔬品種,已發展成為北九水景區最大的綜合性特色農場,主營業務涵蓋餐飲、民宿、休閑采摘、共享農場、農產品銷售、露營等。
“我們農家宴可同時接待客人50桌,以30多種嶗山野菜、散養雞為主要有機食材。”陳麗說,現在山上的櫻桃花還沒有開,客人過來主要是吃農家宴,等到櫻桃花開,尤其是櫻桃成熟季,那客人來得就更多。
“去年櫻桃節,周末最多的一天接了100桌客人。”陳麗說,再加上不吃飯只采摘的,農場一天能接待2000人。
從本領農家宴窗戶望出去,風景怡人。
改變從招專業廚師開始
別看現在陳麗把本領家庭農場打理得井井有條,但2014年從婆婆衣玉潔手里接下本領農家宴時,她還是這個行業的小白。
“作為一個外地媳婦,接了婆婆這一攤,很多人都盯著我會干成啥樣,說實在的壓力很大。” 婆婆衣玉潔曾經的創業故事對陳麗來說就像傳奇一樣。1998年,衣玉潔創建了青島市第一家掛牌的農家宴,2000年,“挖野菜的人家”就上了央視,當時連線衣玉潔進行采訪的是剛進央視不久的撒貝寧。
“像老虎芽等野菜,都是我婆婆那時給起的名。”陳麗說,婆婆把北宅的野菜做出了名,做出了特色,“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鐵鍋餅子
雖然有壓力,但陳麗知道,活兒是一點點干出來的。2024年7月,陳麗考出了中式烹調師三級證書,這個證書含金量很高,而2014年剛接手時,她甚至都沒進過幾次廚房。陳麗覺得,既然做了農家宴,那就要做專業,即使自己不親自動手做飯,也要懂門道。
對陳麗來說,公公婆婆特別開明,給自己很大的支持。“有些老人說是讓孩子干,但很多事兒還是把著不放。”陳麗說,公公婆婆的信任,讓自己可以放手去干。
陳麗接手農家宴后做的第一個大的改革,就是招用專業廚師。“婆婆她們這代人寧愿自己多出點兒力,也要自己干,我們接手的時候覺得太累了。”陳麗說,自己干,忙起來連5分鐘坐下的時間都沒有,根本沒有精力去想發展的事情。
招用專業廚師后,陳麗和丈夫徐建業繼續“大刀闊斧”改革。陳麗敏銳地察覺到本領農家宴“今晚備菜,明早等客”的傳統經營模式過于被動,極易造成供不應求或食材浪費。陳麗便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改用預約制,經營效率大大提高,一天最大客容量從20桌增加到50桌。這種方式也為他們積累了大量忠實用戶。
身在景區淡季不淡
本領農家宴所在的河東社區位于北九水景區內,通常意義上來說,春節之后到春暖花開這段時間,屬于淡季,景區內有的商戶這段時間甚至都是“鐵將軍”把門。但是本領農家宴春節后的第一個周末就接待了六桌客人,那時廚師還沒上班,陳麗兩口子自己下廚招待。
“我們的菜品是不分淡旺季價格的。”陳麗說,本領農家宴雖然在九水景區里,但不會旺季漲價,菜單都是明碼標價,不把客人當游客“宰”,所以回頭客很多。
“來玩的游客很多,但是真正能留下來吃飯甚至住下的,還是少。”陳麗說,自己打造本領家庭農場,是希望給客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打造青島市鄉村旅游吃住游娛一體化服務平臺,讓大家愿意留下,陳麗認為這個市場很大。
各種野菜很受客人青睞。
記者采訪時,來了兩位年輕的女士,她們專門開車上山,就是為了買兩袋20個玉米面餅子。兩個人經常來,已經輕車熟路,把車停下,熱情地和陳麗打著招呼,微信上付了錢,然后拿上餅子開車下山,前后也就10分鐘時間。
“我們這邊的鐵鍋大餅子就是好吃。”陳麗說,很多顧客吃過不少家的餅子,但最后覺得還是本領的最好吃,所以就成了鐵桿粉絲。
近幾年,陳麗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創新農產品產銷模式,通過系統的包裝設計,將北宅特色的大鍋餅子、地瓜面山菜包子、萁餾、嶗山野菜、蜂蜜、山雞蛋、跑山雞等地道農產品打造成為展現北宅原鄉風情農產品文創組合,讓北宅農產品借助現代物流網絡發往全國各地。這一創新合作模式為嶗山農家宴餐飲業解決隨旅游淡旺季“半年忙半年閑”的發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打破鄉村旅游服務企業時空限制,做到餐飲、農產品兩條腿走路。
共享農田種植土豆
本領家庭農場里有十幾塊邊角閑置土地,春節后,陳麗找人都翻好,然后撒上雞糞養著,最近天氣暖和了,陸陸續續在一些地塊兒種上土豆。這些土地,客人認領后,可以自己體驗綠水青山間的農耕樂趣,也可以坐等蔬菜快遞上門,那叫吃得一個放心。
陳麗告訴記者,農場現有的“北宅精品櫻桃采摘基地”“一分田蔬菜采摘基地”“北宅有我一分田”活動認耕基地等三大基地發展良好,每年吸引大量客人前往體驗。通過“一分田”承租管理運營,整合村民邊角閑置土地,打造成為村民創收、增收的金角銀邊,作為村民和租客的牽線人,實現了村民增收的同時,也幫租客找回了詩酒田園的鄉愁。
這幾年,陳麗獲得了很多榮譽:2023年5月被嶗山區委組織部評為“嶗山區第一批鄉村振興帶頭人”榮譽稱號;2024年4月,青島市嶗山區北宅鄉村休閑產業協會會長;2024年12月,獲得2024年“青島市返鄉入鄉創業帶頭人”榮譽稱號……
打拼十幾年,陳麗一直覺得單打獨斗不長遠,抱團發展才有希望,比如,本領家庭農場可以提供優質的民宿服務,但陳麗自己并不直接打理民宿,“現在我們村里做得很好的民宿都有七八家了,我和他們合作很愉快。”
陳麗查看農場的櫻桃樹。
作為村里為數不多的年輕人,陳麗和村民們的關系也很親密。去老人家里看見老人自己包餃子,順手就幫著包完;村里老人要給在外面的孩子傳個照片啥的,很多都會找陳麗幫忙……
“俺收下的菜吃不了就幫著俺賣,摘下櫻桃賣不出去,她也回收幫著俺賣,真值得俺夸獎。”河東村民何愛花一提起陳麗來就夸個不停。
陳麗說,自己每年收購村民的櫻桃得15000斤,另外村民挖的野菜,只要保證質量,挖多少收多少,村民自己家種的蘿卜白菜等蔬菜,她一年也能收不少。
此外,像櫻桃節旺季時,陳麗會招30多個人幫忙,給村民們提供了工作機會。
“通過我的收購,一戶一年能增加5千到1萬元的收入吧。”陳麗覺得,自己幫助村民的同時,村民也為自己提供了人力、產品等方面的支持,大家雙贏。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 青島故事|平度90后留學女生返鄉創業,一年孵化出50多位“鄉村網紅”
- 半島V視 | 90萬土石方的大工地如何春季不揚塵?看這所在建醫院全副武裝!
- 青島故事丨“90后”留美商科生回村種地,變身農民高級農藝師,做全鏈條托管年賺150萬
- 青島故事|90后夫妻把荒廢村莊“爆改”成露營基地,帶動周邊鄉村發展
- 青島故事|帥!90后空保隊長下班路上變身“滅火隊長”,率眾人撲滅火災
- 青島故事|火爆全網的“飛刀女孩”,曾來青拜師學藝!90后教練揭秘來了
- 《哪吒2》票房超9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一部90億電影
- 90后糖畫師高光耀:去國外考察,期待非遺糖畫走出國門
- 2025年新春出行預測報告:約90億人次跨區域出行,三大預測數據幫你返鄉“避堵”
- 預計90億人次!“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