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崗變“陽光崗”,“問題清單”變“滿意清單”.....山東把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
“現在公益崗招聘、出勤管理情況比原來規范多了,工作干得也好了,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正旺村村民季大娘感慨地說。
去年以來,臨沂市把整治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優親厚友問題作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小切口”,重點排查崗位開發設置、審核把關、管理考核、資金使用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強力整治公益崗管理亂象,推動城鄉公益性崗位回歸公益屬性,讓公益崗成為“陽光崗”“暖心崗”。
集中整治開展以來,臨沂市充分用好“熱線·首發”,多渠道傾聽群眾呼聲,推動職能部門“開門納諫”,從群眾期盼事抓起,凝聚各方力量,動真碰硬解決突出問題,同向發力辦成一批民生實事,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教育、醫療、養老社保、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統籌做好“小切口”整治項目和民生實事辦理,形成數據賬、實事賬、制度賬“三本賬”,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1900余個,讓一項項“問題清單”轉變成“滿意清單”。
“我患有高血壓,需要長期服藥。以前有些藥只能去縣醫院買,掛號、拿藥得半天時間。現在在村衛生室就能買,省時又方便,真是給老百姓辦了件大實事!”談起去年以來就醫方面的變化,郯城縣高峰頭鎮謝莊村村民郁大姐深有感觸。
在解決城鄉醫療服務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同時,臨沂市衛健委聚焦看病就醫排隊時間長、重復醫學檢查檢驗等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推行“一次掛號三天有效”、周末無差別就醫、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便民利民措施。目前,全市37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現127個檢驗項目跨市互認,有效避免了患者重復檢查,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切實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平邑縣流峪鎮部分群眾的“一卡通”上,收到了一筆遲到的修建省道占地補償款;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多個小區業主領到了盼望多年的“大紅本”,心里的石頭落了地;沂南縣東梭莊村通過清理村集體“三資”、梳理承包合同,收繳拖欠集體承包費及應收債權14.01萬元,困擾村里多年的一本“糊涂賬”終于算明白了……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履職、同題共答、協同聯動,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推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以可感可及、實實在在的成效,維護了群眾利益,回應了群眾期盼,贏得了群眾信任。
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必須堅持“當下改”與“長久治”同步進行、同時發力。緊盯23個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該市有關職能部門深入查找政策盲點、制度癥結,研究制定《臨沂市中小學(幼兒園)大宗食品采購十項流程參考標準》《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監督實施細則》等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措施286項。此外,緊盯“難辦的事、不好辦的事、群眾最不滿意的事”,編發“用首發、看作風”分析報告4期,梳理41個方面突出問題,推動責任單位由表及里查根查源、建章立制促改促治,瞄準問題深入整改、促進行業優化治理。
小事連著民生,民生連著民心。下一步,臨沂市各級各部門將用心用情用力答好集中整治這份民生答卷,聚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持續深化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董方舟 通訊員 宋英啟 曹際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