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從被救者到救援者,投身公益救援13年,她是別樣綻放的鏗鏘玫瑰!
文能高效聯絡匯總,提升隊伍運轉效率,武能翻山越嶺,救人于重重險境之中……13年前,她從一名被救援者“華麗轉身”成為救援者,至今已成為團隊中的骨干力量,她就是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隊員朱曉菲。在學雷鋒紀念日和“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記者走近這位綻放在公益救援一線的鏗鏘玫瑰,傾聽了她背后的生動故事。
腳踝扭傷應急處置
匯編救援隊日常資料,整理素材發布公眾號,時刻注意救援信息動態……在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隊部,朱曉菲正在忙碌著。作為秘書組的一名成員,她仔細認真,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說起與公益救援結緣,朱曉菲的思緒回到了13年前。“我以前就喜歡戶外運動,2012年的時候,我和妹妹去北九水爬山。因為對路線不是很熟,走著走著不小心迷路。當時心里也很著急,就撥打了報警電話,警方幫著聯系了救援隊伍。救援人員很快就聯系到我們,并及時上山救援。當時我們的李延照隊長就在救援人員中,同行下撤時警方說你們兩個小姑娘體力蠻好的,要不加入救援隊吧。”朱曉菲說。就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救援隊。
狹小空間傷員處置訓練
加入救援隊不久,朱曉菲就開始參加應急救援培訓,幾經沉淀,先后參與百余次救援與后方平臺行動,朱曉菲對救援隊員的不易和堅守,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感悟,也讓她在公益救援路上的步伐更加堅定。雖然是一名女隊員,朱曉菲刻苦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救援技能。在接到救援信息時,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她總是積極響應,不懼翻山越嶺參與到救援中。
崖壁上進行傷員處置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北宅的一次救援。當時正是周日,我在隊部訓練,當時接到求助說有一個驢友爬山過程中,不小心從山頂垂直掉落在一個崖壁上,大概跌落十幾米高,掉落位置非常窄,很難接近。此前有人員在山上找了近三個小時的路,但是無法靠近。接到求助消息后,根據前方信息研判,我和隊員們攜帶脊柱板擔架、卷式擔架、醫療裝備、繩索裝備、舟艇等救援裝備前往救援?!敝鞎苑普f。當時正值夏天,天氣炎熱,山上草木茂盛,加之傷者位置難以接近,給救援工作帶來難度。
醫療組撤出現場
“平常我是在醫療組,我們幾個女隊員到達現場后,隱約能看到傷者人頭。山體很滑。最終大家克服種種困難,接近傷者。經檢傷處置,將傷者固定后轉移至脊柱板后小心移到卷式擔架后固定到繩索上,下放至崖底轉運到水庫旁,水陸運轉至停車場交由120急救人員。本次救援行動歷經兩個半小時,這是一次院前緊急處置、繩索、水域全面運用的綜合救援模式。”朱曉菲說。
目前,朱曉菲主要負責后方平臺工作。救援工作要平穩順利進行,前后方要配合默契,她要針對前方救援需求,做好各方面的協調,“有時救援持續到深夜甚至凌晨,直到最后一名救援隊員到家,我們后方人員才可以休息。”朱曉菲說。
“我們秘書組工作對時效性要求比較高,前方救援人員的救援情況、現場活動,他們及時反饋,我都要及時整理。比如,在2023年土耳其震區救援時,我們后方每天要把前方當天救援工作日志做出來,他們在現場通過翻譯人員,向震區救援大本營匯總。”朱曉菲介紹。
紅十字救護員培訓
在采訪過程中,朱曉菲一直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除了救援和秘書組的工作,朱曉菲還參與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等工作。“家人對我很支持,孩子覺著很有意義,為媽媽感到自豪?!?3年來,朱曉菲也讓更多的人關注和了解公益救援,接下來她也將在救援路上繼續前行。
平臺摔落傷員應急處置
“朱曉菲同志從身陷危困的被救者到入山下海的救援者蛻變,既是這個時代良善傳播的方式,也是新時代、新領域能頂半邊天的具象化體現,希望她在人道事業上繼續抱薪,把善傳播得更遠更寬廣?!鼻鄭u紅十字搜救隊隊長李延照說。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