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風景區非遺盛宴賀新春,文化大餐迎客來,假期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
正月初二上午的嶗山風景區,山間薄霧未散,太清游覽區的剪紙工作臺前已圍滿游客。當紅紙在手藝人指尖翻飛成“‘吉蛇’賀新春”的窗花時,一旁圍觀的6歲小游客皓皓突然指著不遠處驚呼:“媽媽快看,那條龍飛起來了!”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太清廣場上,幾十米長的“巨龍”正隨鑼鼓節奏蜿蜒游動、上下翻騰,龍頭處,35歲的王哥莊街道港東村劉先超高舉“龍珠”,將村里傳承百年的舞龍技藝化作騰躍山間的祥瑞。
一項項非遺技藝“輪番上演”,只是嶗山風景區以文化大餐、非遺盛宴與市民游客共賀新春的一個縮影。趁著首個“非遺春節”的熱度,這個春節假期,嶗山風景區推出了三大專項優惠政策,以及包含傳統民俗、非遺手創、送福祈愿、猜謎互動、體驗打卡、文化展覽和賞冰觀雪等7大類、40余項活動,打造以“非遺迎春 樂游嶗山”為主題的文旅新場景,力爭為市民游客帶來獨特的新春文化體驗。據統計,春節假期,嶗山風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
“春節+非遺”讓年味更濃厚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也是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絕佳時機。當非遺與春節碰撞組合,傳承數千年的年味注定更加濃厚。
“當--當--”正月初一,當農歷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綿延的嶗山上,仰口游覽區太平宮中傳出“太平曉鐘”的洪亮鐘聲,空谷回音、經久不息……嶗山風景區“太平曉鐘”新春祈?;顒尤缂s而至。“大年初一到太平宮敲鐘為全家祈福已成我們家每年過年的‘必選項’?!睂㈢婂N鄭重交到下一名游客手中,游客張先生快步走向正在領取福袋、福果的家人處。不遠處,工作人員正在為前往敲鐘祈福的游客們送福袋、送福果。現場,祝福聲與鐘聲此起彼伏,游客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歡快的鑼鼓敲起來,紅火的秧歌扭起來,熱情的扇子舞起來……這個春節假期,景區里的村民們同樣載歌載舞,通過民俗展演的方式,為市民游客獻上獨具嶗山特色的新春文化盛宴。
正月初四上午,嶗山風景區聯合轄區青山村、黃山口村、黃山社區共同舉辦“金蛇迎春 景村共融”新春文化展演活動?,F場,黃山村的腰鼓隊率先登場,隊員們身著傳統服飾,動作整齊劃一,鼓聲激昂有力,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隨后,黃山口村的《逛嶗山》,將山里人紅紅火火的日子用精彩的民俗舞蹈表演出來,詮釋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節日的祝福。青山村腰鼓隊手持彩綢腰鼓,用歡快的舞步、靈動的身姿和紅綢翻飛盡顯節日喜慶?!熬皡^越來越好,到景區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黃山村村民王先生笑著說。
活動的最后,三個村莊、社區的30名村民身著傳統太極服,在道教名山背景下演繹二十四式太極拳,剛柔相濟的動作與太清宮古建筑群相得益彰,全面展現嶗山深厚的道教歷史文化內涵與傳統武術的獨特魅力。
“非遺+科技”讓體驗更沉浸
除秧歌、腰鼓等民俗展演外,這個春節假期,嶗山風景區還推出了漢服妝造、非遺投壺、花燈制作、拓福寫福等豐富多彩的文化項目,為市民游客帶來多元體驗。
比如,市民游客可以在巨峰游覽區領取定制福字,DIY制作“巨峰印象”特色明信片;可以在華嚴游覽區參與“歡度春節?華嚴祈?!毕盗谢顒?,在緣字石前定格美好記憶;還可以在九水游覽區拓印“福”字,感受傳統工藝的匠心獨運,寄托新年美好愿景?!斑@還是孩子第一次接觸非遺,比逛廟會更難忘?!痹诜沁z傳承人指導下,遼寧游客李女士“穿上”旱船,在專業演員帶領下完成了一段《歡樂中國年》表演。
“非遺+科技”為嶗山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開拓了新思路,也讓游客們的體驗更加沉浸。“特別開心,我剛剛還試彈了古箏、體驗了VR設備,感覺像是去了一趟科技館。”在嶗山(大河東)游客服務中心,來自青島超銀中學的孟宇軒意猶未盡地從不久前剛剛開放的嶗山文化展示中心走出。
AI寫詩、虛擬武術、道樂演奏、交互體驗……走進嶗山文化展示中心,仿佛來到了一處虛擬與現實、歷史與未來交織的世界——市民游客可佩戴VR一體機,通過VR全感漫游劇場《絳雪傳奇》,從不同視角全方位領略嶗山之美;可以通過微電影《大道嶗山》,沉浸式探究國寶級文物背后的滄桑往事,感悟嶗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還可以通過超高清LED巨型弧幕與李白、邱處機等歷史名人“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他們與嶗山的不解之緣?!皩⒎沁z與科技緊密融合,春節假期,游客不僅可以在展示中心了解嶗山的歷史文化,還能欣賞到嶗山古碑記和詩詞創作展覽,參與‘禮樂射御書數’嶗山‘六藝’打卡集印章互動體驗,贏取祈福手鏈、精美文創等紀念品,感受非遺中國年的獨特韻味?!睄魃轿幕故局行墓ぷ魅藛T孫飛翔這樣說。
讓非遺“活”起來,讓年俗“潮”起來。近年來,嶗山風景區堅持傳承弘揚與創新發展有機結合,精耕山海、細作人文,推動文旅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接下來,嶗山風景區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包容的胸懷,迎接八方來客,共同書寫嶗山文化旅游發展的新篇章,讓嶗山故事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紅 通訊員 張靜 朱琳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