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績單|李滄區:引進過億元項目145個,總投資475.3億元
1月6日上午,青島市李滄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李滄區人民政府代理區長傅躍鑫代表李滄區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李滄區在整體推進各項工作穩中提質的基礎上,著力做好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招商引資與城市建設、民生改善與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中化·云谷等26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5%。京城機電智能制造產業園、眾聚創新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青島北站TOD一號工程獲得國際設計大獎。樓山創憶空間順利完工,老堿廠筒倉變身延續城市記憶的數字藝術體驗中心。聯東U谷·青島科創中心、粵浦科技·青島創新中心順利封頂,樓宇預簽約利用率超55%。
1-11月份限上餐飲業、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分別增長34%、24.7%,增速均居全市首位。李村商圈獲評省級“智慧商圈”試點,李村夜市入選首批“好客山東”文旅市集。引進未來硬科技智造園、百信信創青島基地等過億元項目145個,總投資475.3億元。魏橋新能源汽車科技集團總部正式啟用。
斯維登商業整體運營金水·信聯天地4.4萬平方米地下街區,打造多元業態綜合型商業中心。青島海洋科技交流中心、華奧細胞健康小鎮等一批優質招商項目啟動運營。打造Ebay跨境電商孵化中心,世紀開來、德眾信獲批二手車出口資質,實現二手車出海零突破。恒耀船舶科技深耕綠色海洋技術出口,全市唯一入選全國技術貿易創新實踐案例。推動萊茵化學擴產項目建設、樂星電子自動化生產線竣工投產。高質量舉辦僑商投資洽談會,現場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11.8億元。眾淼控股登陸港交所,成為境內保險中介行業登陸港交所“第一股”。
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鳳麟核中科超睿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百茂生物等11家企業獲評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特科技、昊悅機械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啟信德、海智星智能科技獲評省瞪羚企業,29家企業獲評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雛鷹企業。
新增市級以上人才平臺23家,引進青年人才等各類人才1.3萬人。青啤二廠百萬千升純生基地、泰德股份技改等6個“智改數轉”項目加快推進,工業技改投資增速43.7%、居全市首位。綠帆再生建材實現建筑廢棄物100%資源化,零碳產業園項目啟動建設。青啤四廠入選省級綠色工廠。
中泰信集學空間、潔神智慧園區等6處老舊廠區完成轉型升級,集聚服務業企業129家。日照銀行李滄支行、通匯尊創私募基金等6家金融機構簽約落地。
創新潛能持續釋放
社區特色康復服務等3項工作獲批國家級試點。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新組建產投公司4家,14個重點產業園區靶向引進企業95家、載體去 13.6萬平方米,實現化債與發展同步并進。
推出“開辦餐飲店一件事”等主題服務30項,辦件效率提升50%以上。開展“營商會客廳”等系列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420件、解決融資需求97億元,企業服務專員制度獲評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惠企利民“十佳案例”。成立全市首家公證商事調解中心。新增納統企業316家,新登記企業8592家、增速列全市第2位。
城區面貌提質煥新
天水路打通等10條道路開工建設,唐山路隧道開挖過半,金水路跨線橋、龍水路等6條道路竣工通車。地鐵2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15號線順利推進。建成停車泊位1815個、開放共享泊位1690個,設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3367個。象耳山園藝公園一期對外開放,九水路游園等15個口袋公園啟用,新增休閑場地5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5.4%。
全省首個配售型保障房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建成后可提供房源1801套。東南渠、十梅庵、長澗安置房開工建設,戴家安置房實現封頂。6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95部,惠及居民1.2萬戶。3124戶居民取得不動產權證。開展“光速李滄”行動,破除40個小區電梯、地下車庫信號“盲區”。優化商圈、學校、醫院等周邊道路擁堵點位26處,重點區域通行效率提升10%。
完成星河灣南片區等裸土覆蓋30萬平方米,實施廢氣治理工程300個。李村河北岸水質凈化廠、婁山河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建工程建成通水。李村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生態修復39.8萬平方米。
民生事業全面進步
10件區辦實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9%。建成“就享家”樂業服務站30個,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啟用全市首個“創業金服驛站”,扶持創業4872人。保障特殊困難群體28萬人次,建成“如康家園”14處,實現基層助殘服務陣地全覆蓋。新增社區養老服務站16處,為老助餐服務惠及老年人18萬人次。
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六年穩步提升,在全市唯一同時獲評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居全省各縣市區第1位。小學生“15分鐘課間活動”模式獲央媒報道,棗山小學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精心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品牌,李滄區老年大學獲評首批全國“標準示范校”。市八醫東院區、區中心醫院新院區正式啟用,新增床位1035張。建成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站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人次增長11.9%。李村大集等8家農貿市場獲評市級優秀規范化農貿市場。
舉辦青島梅花節等四季特色文旅活動,接待游客1819萬人次、增長84.7%。組織開展“李滄之春”等群眾文化活動900余場次,新發現文物點5處。新建籠式場地、健身路徑等20處,社區足球錦標賽入選全省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
建成啟用區級“一站式”矛調中心,以非訴手段化解矛盾糾紛比例居全市首位。打造法律援助“暖心五辦”品牌,辦結法律援助案件329件,為群眾挽回損失303萬元。連續3年獲得全市食品安全評議A級等次。跨區域協同打掉涉黑犯罪集團1個,全區治安警情下降1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