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觀察|每串燒烤都收打包費?外賣打包費亂象引熱議,如何讓消費者“花得明白”
“18.5元的粥餅外賣,包裝費就要6元”“每串燒烤都要收打包費,送到時只有一個錫紙打包起來”……近些年,收取打包費已成為外賣行業常態,但打包費卻屢遭消費者詬病。
>>現象<<
消費者:每串燒烤都要收打包費
近日,麥當勞宣布下調外送費,由9元調整為6元,并根據餐品數量收取打包服務費。麥當勞此項新規的發布引發了網友討論。
記者通過麥當勞微信小程序下單了一份“辣腿薯樂四件套”套餐。其中,餐品價格為39.9元,另要收取6元的配送費和1.6元的打包服務費,總計47.5元。記者在外賣平臺選擇同樣的套餐,同樣收取1.6元的打包費。
收到餐后,記者發現,相比之前的麥當勞外賣,包裝增加一個手提的牛皮色紙袋,麥當勞對此解釋為“外送紙袋升級”。
圖片來自“麥當勞”官網
記者在某外賣平臺查詢餐館、奶茶和咖啡等近百單外賣記錄發現,幾乎所有商家都會收取打包費,平均費用在2元至3元,包含的物料通常是1個包裝袋和1個打包盒。如果消費者增加一個打包盒,費用再增加1元至2元。
“這些外賣打包盒中,貴點的要4元,可能比平常透明的塑料盒質量好一點,但一個塑料盒真值4元嗎?”北京的盧女士說,有些打包盒類似,但收費不一。“有些外賣用的透明塑料盒,有的店鋪收1元,有的店鋪收2元,搞不懂是什么標準。”她說。
與盧女士遭遇類似,河南鄭州的王先生表示,前不久,他在某外賣平臺下單一份燒烤。“店鋪標注單價都是6.6元或2.9元一份,我都沒選幾樣,結算的時候就快50元了。我仔細看了費用明細,發現光打包費就占了7.65元。”王先生說。
每串燒烤都要收打包費,到手后的外賣包裝(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王先生提供的收費截圖顯示,每份菜品都單獨收取不同價格的打包費。例如,一份錫紙金針菇就需要再額外收費2元,每一份烤串額外收費1元。但是,王先生收到外賣時,所有烤串都是放在一起的,并用錫紙打包。
然而,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與上述燒烤店外賣所用包裝物類似的打包盒,一個價格3角錢左右,1米長的錫紙才賣2角多錢,一次性筷子成本也就1角錢,整個打包物料成本加起來都不超過1元。
>>調查<<
外賣重量相同打包費不同
北青報記者登錄外賣平臺,查詢粥類、燉湯類外賣包裝相近的打包費。在嘉和一品的一家門店內,記者在平臺選購了同為約450克的招牌八寶粥和紅豆薏米粥各一份,總打包費顯示為3.5元,在打包費明細里可以看到,招牌八寶粥每份收取1.5元,紅豆薏米粥每份收取2元。如果將粥品更換成同為約450克的招牌八寶粥和招牌皮蛋瘦肉粥,總打包費則顯示為3元,招牌八寶粥每份收取1.5元,皮蛋瘦肉粥每份收取1.5元。重量相同的紅豆薏米粥的打包費莫名多出了0.5元。
按照正常判斷,2人份或3人份粥品的打包費應高于1人份,但火齊潮汕砂鍋粥門店中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約1000克的干貝蝦粥(2人份),打包費標注為每份4元;約1500克的干貝蟹蝦粥(3人份),打包費為每份6元;約1000克的花膠走地雞粥(2人份),打包費標注為每份1元,而更重的約2000克的土豪鮑魚花膠雞粥(3人份),打包費也為每份1元。干貝蝦粥的打包費按照重量遞增,而花膠走地雞粥和土豪鮑魚花膠雞粥似乎是按照整個單品進行的設定。打包費的收取標準,令人一頭霧水。
記者還發現上述查詢的粥店外賣包裝為紙質桶裝包裝,那么使用瓦罐作為容器的燉湯類食品的打包費是否會更貴呢?記者在晨曦燉湯店發現,使用瓦罐作為容器的1人份例湯套餐(含米飯和三個小菜)外賣打包費為每份3元,單點例湯的打包費也為每份3元。北青報記者同時發現,雖然打包費都為每份3元,但每份套餐中的打包盒數量明顯多于單點的例湯。這家店的打包費顯然不是按照打包盒數量的多少計算,而是按照單品(成套)統一計算。
>>回應<<
外賣平臺已對商家打包費設定參考上限
外賣平臺是否可以對商家的打包費進行限制?平臺如何對打包費進行管理?記者分別采訪了美團和餓了么平臺。
“餐飲品類紛繁復雜,從一個烤串到一份烤魚,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完全不同。不同商戶的包裝成本確實也存在差異,因此很難一刀切地對商家打包費進行限制。”美團外賣打包費專項治理小組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平臺嚴禁商家對消費者設置不合理打包費的行為,會基于各地餐具的實際價格水平,對商家的打包費設定參考上限,以此來避免商家設置不合理打包費。消費者如果遇到類似問題,可以撥打客服熱線投訴,平臺一經核實,將根據商家違規程度進行整改處理。
據介紹,目前,美團外賣已經上線了單商品1元打包費封頂等產品功能,對商家不合理的打包費進行攔截。平臺日常也會加強對商家的巡檢工作,對打包費設置不合理的商家,平臺將視具體違規程度采取不同的處罰措施,進一步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餓了么方面表示,提倡商家適度、合理使用餐具包裝,并要求商家必須在下單結算頁面清晰展示打包費用明細,嚴禁任何形式的強制收費。針對有少數入網商家收取較高包裝費的情況,今年起,餓了么發起“藍色星球”計劃,通過明示包裝收費標準、完善反饋渠道、主動價格管控三大方面,來進行包裝費的管理管控。
消費者如果遇到類似問題,可以撥打客服熱線投訴,平臺一經核實,將根據商家違規程度進行整改處理。此外,平臺也在價格管控方面持續開展治理,禁止商戶設置高額包裝費,加強對典型場景的專項治理。
>>觀點<<
打包費要根據成本和服務定價
市場經濟下,商家有自主定價的權利,但是消費者也要有知情權。比如,北青報記者查詢到的潮汕砂鍋粥店,都是外賣打包,使用的包裝也相同,裝皮蛋瘦肉粥的打包盒收費3元,裝花膠走地雞粥的打包盒收費1元,消費者多支付的2元打包費,到底是什么錢?商家并未向消費者說清楚。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打包費是餐飲行業支出的成本,在外賣中適當收取是正常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商家的收費標準要公平合理,要根據其實際的支出成本和服務進行定價,不能“漫天要價”。其次,不能通過強制手段,強迫消費者只能使用包裝精美且高價的包裝盒,消費者有權選擇合適的包裝。“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情況下,建議商家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種類的打包盒,讓消費者能夠選擇。一些可以合并同類項的食品,如主食等,消費者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需要打包在一起,這也符合包裝減量、低碳環保的消費理念。”
上海消保委:強制收取外賣打包費,影響公平競爭損害消費者權益
上海市消保委發表觀點稱,強制收取外賣打包費影響公平競爭,損害消費者權益。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首先,外賣產品的價格理應包含基本的打包費用。在消費者購買外賣食品時,打包是服務的一部分,理應被包含在食品價格中,而無需額外收費。單獨收取打包費無異于對消費者進行了二次收費,這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
其次,將外賣打包費作為價外收費,實際上是一種“低開高走”的商業套路。消費者在比較不同品牌、不同平臺的外賣價格時,往往會因為額外的打包費而難以做出準確判斷。這種做法不僅模糊了價格透明度,也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最后,以環保名義收取的包裝費實際上是對“禁塑令”的扭曲。一些商家以環保為名,對包裝袋、包裝盒等進行額外收費,這不僅未能有效減少外賣包裝的使用,反而因為外賣包裝成為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導致其使用量不減反增。這種做法既背離了環保的初衷,也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
綜上所述,上海市消保委呼吁規范外賣市場的收費行為,促進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外賣服務時,要仔細閱讀費用明細,避免因不透明的收費而遭受損失。
>>評論<<
工人日報:
別讓外賣“打包刺客”成為消費新痛點
點外賣已成為很多人的日常需求,一些不合理的打包費令人槽點滿滿,不僅加重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還損害了市場的公平交易原則。
打包費的初衷是響應國家限塑令,減少塑料購物袋使用,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習慣。這無疑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和環保理念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打包費變得復雜且充滿爭議。其中,缺乏統一標準、計價不合理等問題尤為突出。
有些商家對每一份菜品都單獨收打包費,甚至出現了每串燒烤都要收費的情況,當消費者收到外賣時,卻發現所有的食物都被放在一個包裝里,這與所支付的多個打包費顯然不符。甚至有的商家在設定打包費時,將打包費作為彌補其他成本的方式。顯然,這種不透明的收費方式讓消費者感到被欺騙,也損害了商家的信譽。
外賣平臺作為連接商家和消費者的橋梁,應該承擔起監管責任,不斷完善相關機制,確保打包費公平、透明和合理。例如,平臺可以設定打包費的最高限額,并對商家的打包費進行定期審核。同時,也應該鼓勵商家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從而降低打包成本,減輕消費者的負擔。消費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在點餐時,應該仔細核對打包費用,如果發現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向商家或平臺反饋。
打包費本是一個簡單的費用項目,卻因為各種因素而變得復雜。從長遠看,解決“打包刺客”的問題,需要有關方面合力確定更加明晰的標準、規范和罰則,消費者積極發揮監督作用,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只有讓打包費回歸本質,才會成為促進環保和食品安全的有力工具,而不是消費者心中的痛點。
紅網:
違規的外賣打包費,不該成打不死的“小強”
不少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經歷,下單的時候,商家并不主動明示打包費信息;或者,消費者沒有選擇權,只得默認商家既定的包裝。消費者認真看收費清單時,發現打包費居然高達數元,只能無奈地驚呼:“遭遇了‘打包費刺客’”。
商家根據國家政策,根據保障食品衛生的要求,對外賣配送的食品進行打包并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合情、合理、合規。然而,商家在收取外賣打包費時,弊端實在太多,比如收費不明示、標準不統一、計價不合理、重復包裝收費等等。如此混亂且違反法規的外賣打包費,豈能不遭消費者詬病?
不要以為打包費真的只是打包費,其實,它已經成為外賣餐飲商家的牟利工具。一個進價僅幾分錢的包裝袋,與外賣捆綁在一起,就身價倍增。外賣打包費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所以,把它說成外賣餐飲商家的牟利工具,一點都不為過。
早在2019年9月,央視就曾曝光外賣打包費的“黑料”,批評外賣餐飲商家強收、亂收打包費。打開網絡,搜索“外賣打包費”或“打包費刺客”字眼,相關事件的報道數不勝數。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地方消協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打包費”平臺及商家進行了約談,并要求其整改。
誠然,商家對于包裝費、打包費有一定的自主權。但是,自主定價不等于漫天要價,不等于無序定價,不等于隨心所欲,也不等于隱蔽收費、強制收費。包裝袋、保溫袋的收費遠超其成本價,商家違背了公平定價、誠信定價、合理定價的法律原則,且隱藏打包費詳細信息,屬于違法。
媒體曝光,輿論譴責,職能部門約談,法律界批評,消費者口誅筆伐……但外賣“打包費”毫無悔意,巋然不動,甚至還有愈演愈烈之勢,成了打不死的“小強”,令人唏噓。
打包費該如何收?收多少?希望相關部門能制定詳細的標準,平臺及商家依規而行。對于違規者,我們也不能僅僅表達憤怒,也應拿出法律武器維權;更關鍵的是,政府職能部門要嚴于執法,嚴于追責,重拳出擊,打擊違規商家及平臺。總之,違反法規的混亂餐飲外賣打包,不該成為一筆糊涂賬,不該成為打不死的“小強”。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央廣網、北京青年報、工人日報、澎湃新聞、紅網等
- 聽?見|春的希望:從拼命送餐到創業做餐,一位外賣單王的食物“煉”
- 青島好人|膠州一老人家中起火,路過外賣小哥緊急救援
- 半島V視|年年有“魚”,青島海鮮發全國!打包禮盒熱銷,記者實探海鮮價格
- 半島V視|年年有“魚”,青島海鮮發全國!打包禮盒熱銷,記者實探海鮮價格
- “三民”活動|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張詠雁:聘請200名外賣騎手成為“食安哨兵”,做好外賣食品安全監督
- 外賣騎手化身“食安哨兵”,延伸食品安全監管觸角
- 外賣小哥誤上高速,高速交警暖心救助
- 聽·見|送外賣干跑堂教英語,如今我在橫店當群演
- 南昌女子懷上九胞胎引熱議!專家:可能與這兩點原因有關
- 外賣騎手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成常態 該設置最長工作時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