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里岔:監督筑路促振興鄉村道路換新顏
凜冽的北風肆無忌憚地席卷著大地,膠州市里岔鎮朱家屯村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在冬日的暖陽下泛起柔和的光澤。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走在路上,或聊天或趕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絲毫沒有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
“以前這條路可沒這么好走。”一位附近的大爺站在路邊,感慨地說,“一到下雨天,路面就泥濘不堪,出行特別不方便。但是鎮上的幾個小伙子來過之后,就幫我們解決了問題,現在好了,下雨天也不怕了,孩子們上學、我們去田里干活都方便多了。”
同樣感受到變化的還有閻家屯的村民們。他們村不僅道路得到了硬化,還整修了排水溝,徹底解決了雨季積水問題。村里的孩子們可以在寬敞干凈的道路上奔跑嬉戲,再也不用時刻擔心絆倒磕流血了,大人們則坐在自家門前曬著太陽聊天,享受著難得的閑暇時光。
“真沒想到,我們村也能變得這么漂亮!”村民劉女士感嘆道。她家的房子就在村口,以前一到下雨天,門口的積水就會涌入屋內。現在好了,排水溝修好了,再也不用擔心雨水進屋了。
據了解,為增強農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切實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和環境,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年初以來,里岔鎮紀委聚焦農村基礎設施情況,開展多輪監督走訪。“之前我們在走訪時發現,朱家屯、閻家屯等多個偏遠村莊的基礎設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于是,我們立即對接鎮財政和資產管理中心,反映了具體情況。”里岔鎮紀委辦公室負責人介紹。
“收到鎮紀委的反饋后,我們第一時間到相關村莊查看情況,并進行了實地測量。”里岔鎮財政和資產管理中心經管工作組負責人李曉玲說,“但幾天下來,我們發現道路、排水等設施出問題的村莊不在少數,亟需整改的就有十幾個。”巨大的資金缺口和工程量讓各方都犯了愁。
就在問題一籌莫展之時,有人提出,可以向上級爭取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資金,以解決村莊的困難。“資金從申請到劃撥需要較長時間,各項程序也比較繁瑣,但雨季不會等我們啊!”李曉玲感慨道。
“由于涉及與上級部門溝通的問題,我們在了解情況后,當即向鎮黨委做了匯報。”里岔鎮紀委書記柳海龍對記者說,“主要領導得知后表示,不能耽誤施工,要盡最大努力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于是親自出面協調,完成了朱家屯等村莊的整修工程。
今年以來,里岔鎮積極爭取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資金累計達900多萬元。在這一資金支持下,朱家屯等12個第一批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并圓滿完成,涵蓋了道路硬化、排水溝整修、凈水設備建設等方面。目前,林家莊等15個第二批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項目內容包括道路硬化、排水溝整修、路燈安裝、文化小廣場硬化等,這些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全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改善鎮村環境面貌,有效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鎮紀委將持續跟進項目建設,我們的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到一線,一方面是強化壓力傳導、推動工程保質保量完成,另一方面是保障公益資金用到實處。”在林家莊村施工現場,柳海龍向記者介紹說。
隨著一批批農村公益事業項目的成功實施,里岔鎮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未來,里岔鎮紀委將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常態化開展各項監督檢查,讓鄉村振興的福祉惠及更多村民,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談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柳海龍表示。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通訊員 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