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丨用虛假人設演繹的流量狂歡,該散場了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邵華
一個“記錄農村生活的東北大姐”的人設,歷時兩年多,吸粉兩千多萬,但當表演的濾鏡被“紅薯粉條里沒紅薯”的實錘打破,翻車,可能就在一瞬間。
“東北雨姐”已停播多日,起因是其直播帶貨了一款紅薯粉條。9月23日,有博主發視頻稱,其購買“東北雨姐”直播間的紅薯粉條并送檢,“發現紅薯粉條中摻入了木薯淀粉,沒有紅薯成分”。10月12日,本溪縣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經查,雨姐傳媒在直播中宣稱紅薯粉條“除了紅薯淀粉、飲用水、食用明礬,沒有亂七八糟的”等,與事實不符,屬于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該事件看似以“擬決定對本溪雨姐傳媒有限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共計165萬元的行政處罰”蓋棺定論,然而,人設的塌房一直在持續發酵,一則央視記者的深度調查更是讓“東北雨姐”的真身浮出水面。
“東北雨姐”短視頻中的生活場景是一個叫磨石峪的鄉村。曾有網友質疑“東北雨姐”并非該村村民,鏡頭下的場景只是其拍攝短視頻的“影視基地”。據央視新聞報道,村民們告知,“東北雨姐”的徒弟們在村里租了民房,專門用來拍攝短視頻和直播。在村民看來,這些人并不是在記錄農村生活,而是在表演農村生活。原來,“記錄農村生活的東北大姐”只是一個人設。如今,人設的翻車,也給這個流量時代以深刻的反思與警示。
“321上鏈接!”近年來,網紅直播帶貨持續火爆,流量給個人或品牌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也讓很多網紅為了追求流量,而不惜使出營造虛假人設、編撰虛假故事等多種無底線營銷手段。看上去熱乎真實的鄉村鏡頭背后,其實是精心編撰的腳本,和特定“攝影棚”下多機位攝像機專業拍攝的成果;一個無限貼近現實的人設和拍攝環境,其實為了漲粉和流量不斷進行的自我包裝;一個個看似真實的故事,賺足了關注和點贊,真相都只是一場場演繹。
通過虛假人設起號的案例,不在少數,起號后,因虛假宣傳而導致人設塌房的網紅,也前赴后繼。《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在對2023年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數據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涉及虛假宣傳問題的輿情數據最多占比達到了38.97%,排名首位;其次是產品質量問題,占比為34.59%,位列第二。
“人設→信任”是直播間帶貨的底層邏輯。一旦人設的面具被揭開,信任從此蕩然無存。10月15日20時,記者發現,“東北雨姐”抖音粉絲量為2231.8萬,一個月內已掉粉近200萬,10月15日21時,抖音粉絲量為2231.2萬,一小時內,脫粉約6000。
最新消息,日前,又有打假博主爆料“東北雨姐”所售產品油污凈存在缺斤少兩的問題。10月14日,該博主再次發博請“東北雨姐”回應油污凈缺斤少兩問題:油污凈產品已送檢,三天后發布檢測結果,希望“東北雨姐”正面回應油污凈產品涉嫌“虛假標注凈含量”的問題。
互聯網時代,流量是一把雙刃劍。直播平臺作為流量載體,絕非“法外之地”,應落實誠信經營責任,加強對商品質量和價格的監管,對違規、不法亂象進行專項治理,將失信主播納入“黑名單”,并予以公示。
雙十一將至,作為消費者,也應擦亮雙眼,不再被“質量雨姐給你把控”的話術和網紅的“巔峰演技”所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