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落馬警示公權絕不能私用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高書華
這兩天,“江西萬年縣委書記毛奇涉性侵女下屬”的輿情熱度不減,江西省紀委監委火速回應輿論關切:毛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從被舉報到落馬,只用了一天時間。不過看到舉報內容,毛奇落馬并不稀奇,他和近期落馬的官員犯了同樣的毛病,把公權當成了私器濫用。
身為領導干部,必須清楚權從何來。其執政為民的權力,皆來自于人民的賦予,不屬于任何個人,應該從心底敬畏公權,堅決守住“公權不私用”的底線。然而,少數領導干部擁有權力時間一長,便形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迷失了自我,把權力當成了牟取私利的工具,無視黨紀國法,肆意踐踏人倫道德。
毛奇長期和女下屬保持不正當關系,倚仗的正是頭上的官帽和手中的權力。雖然真相還在調查,但僅目前暴露出來的問題,其法律意識之淡薄、道德標準之淪喪可見一斑。
不止如此,女下屬在揚言舉報毛奇的三天后,便被萬年縣紀委監委帶走并留置至今。這中間有沒有外界猜測的利用職權打擊報復,亟需查清。同樣,女下屬是否違紀違法,也需要上級紀委監委盡快查清。
公權私用,也不止毛奇一人。今年4月落馬的河北遷西縣委原書記李貴富和廣西武宣縣委原副書記、縣長陳前平,一個涉嫌用公權打擊報復舉報自己的退休老干部馬樹山,一個將公權力異化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大肆干預插手工程項目,肆無忌憚搞權錢交易。
一個個案例說明,如何對待權力,如何對待輿論監督,如何理解并踐行法治,依然是所有權力使用者必須時時警醒之事。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就能造福于民,用不好就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對為官一方的領導干部來說,必須時刻保持一顆“敬畏心”,不將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將其用于為人民服務、為黨分憂、解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
當然,杜絕或者避免公權私用,不能僅靠靠個人自覺,對權力的腐敗行為必須采取“零容忍”態度,確保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應該更加主動地傾聽群眾呼聲,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讓公眾敢于參與、有效參與,讓領導干部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事事見陽光、時時受監督,始終堅持在制度規范的框架下行動,依法用權、不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