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寶馬4S店拒不交車:該對“名牌名車”祛魅了
近日,全國多地陸續有消費者對記者透露,遭遇了寶馬的霸王條款,之前定的寶馬汽車被4S店拒絕交付,銷售臨時要求加價才能提車。(藍鯨新聞)
不少網友都對寶馬公司如此欺騙消費者的違法行徑感到不滿與氣憤。而不交付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車子漲價了,4S店不愿再按照定車時的低價銷售,故而臨時加價,對于這樣的行為我們在指責店家、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名車并不等于好車,名牌也不一直是好品牌。
不可否認的是,所謂的品牌力(面子)在產品質量夠硬的情況下自然能夠得到受眾的青睞。BBA(寶馬、奔馳、奧迪)可以賣高價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其作為燃油車的先行者,憑借先發優勢,在技術積累、審美設計、品牌認知和品牌用戶基礎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然而近年來,在國內能源車價格、質量、功能各方面都異軍突起的情況下,傳統一線豪華汽車品牌BBA(寶馬、奔馳、奧迪)逐漸式微,不得不選擇降價銷售,但依然是賣不動。面對這種情況,BBA三劍客直接退出“降價群聊”,選擇“反向漲價”,戲劇性的是,在BBA宣布漲價后,前往專賣店看車的人反而變多了。
降價沒人買,漲價反而有顧客,這種現象背后既反映了消費者的投機心理,也反映仍有不少消費者追求名車帶來的“面子”效應。
消費者在選購車時,相比于品牌力的“面子”,更應該考慮的無疑是產品質量,品牌服務,售后保障等“里子”。在杭州2024車型投訴的TOP10榜單上,BBA系列車型占據了榜單上的8席。今年315晚會上也曝光了寶馬五系傳動軸異響卻遲遲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加上今日爆出的寶馬霸王條款這樣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傷害了品牌形象與信用。
對BBA等“名牌汽車”的祛魅需要過程和時間,但俗話說得好,金杯銀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蔚來、小米、問界等國產汽車,讓中國消費者知道了,原來裸車價不一定是真的裸車,原來激光雷達、空氣懸掛、冰箱彩電沙發也有可能全系標配,原來車機互聯也不只是CarPlay。兩相對比之下,消費者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一輛好車的硬標準是什么。
寶馬這次事件同時也給勢頭兇猛的國產能源車敲響了警鐘。經過時間的沉淀,國產車企也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名牌,但如何保持始終如一的產品質量、品牌服務,讓品牌價值、品牌形象持久長青,這也是一個值得各大車企深思的問題。
(楊世豪 湖南工業大學)